寧縣南義鄉焦臺村是一個偏遠的山村,黨建工作落后,經濟基礎薄弱,主導產業沒有形成氣候,是全縣有名的貧困村。今年3月,組織委派我擔任焦臺村駐村工作隊隊長。我和同事多次下鄉調研,與當地干部群眾交流談心,通過反復征求意見,大家一起總結出了焦臺村發展滯后的根源。
首先是群眾反映的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不強,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不明顯的問題。我多次與村“兩委”成員溝通交流,鼓勁打氣,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村干部的思想有了一定轉變,增強了干事創業加快發展的信心。在此基礎上,建議村里全面實行黨務和村務公開。這些措施使村黨支部的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得到增強,在群眾中重新樹立了威信。
其次是給村里解難題、為群眾辦實事。在調研中了解到,焦臺村有40%的群眾沒用上動力電,5戶群眾不通照明電。我馬上與市、縣相關部門聯系,電力部門計劃投資80萬元對該村群眾生產生活用電進行全面升級改造。群眾聽到這個消息,都拍手稱快。村里有3個村民小組的群眾多年來一直走獨木橋,存在安全隱患。我多次匯報銜接,相關部門召開現場辦公會議,終于爭取資金160萬元修建漫水橋一座。目前,主體工程已竣工。村里有12公里村組路年久失修,村民出行困難,我和村干部多次聯系縣交通局,結合全省“3678”交通扶貧大會戰,交通部門派出施工隊進行了整修。道路改善了,出行方便了,我們和村干部帶領群眾著手開展“整治城鄉環境衛生,建設美麗鄉村”活動,對道路兩側亂堆亂放的垃圾進行清理。我們的目標是,爭取將焦臺村建成“美麗鄉村”。我還了解到,村里有30多戶留守老人因家庭貧困,常年缺少棉被,我組織機關干部職工捐衣捐物,為這些老人送去了溫暖……
接下來就是發展問題,今年4月,經我們協調,組織村里40多名群眾到天水武山縣考察學習了溫室蔬菜大棚技術,爭取發展綠色無公害瓜菜生產。現在,全村已建成鋼架大棚40座,部分群眾種植的甜瓜已經上市了。瓜菜生產正在成為當地的主導產業。現在,很多群眾有了致富的信心。
欲問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風雨瀟瀟。在駐村幫扶的時間里,我與這里的山山水水、父老鄉親結下了深厚感情,同時也收獲著沉甸甸的果實,焦臺群眾的脫貧致富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