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家川鎮位于安定區西部三縣交界地帶,東鄰臨洮縣、西接榆中縣,內(官)蘭(州)公路穿鎮而過。境內有蘭渝鐵路、引洮工程、西氣東輸等國家重點工程過境段,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鎮內建有安定區最大的水庫--石門水庫及甘肅省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石門遺址"。新時期該鎮產業發展轉型合理,依托石門景區創建,打造"宜居、宜商、宜游、宜投"的四宜城鎮。
經濟發展
概況
秦家岔村5000畝馬鈴薯示范片帶沿北山次第展開,新雨后的田畝像一幅綠波起伏的巨幅油畫矗立在天地間,這道風景在大旱之年顯得尤為可貴,它給全村百姓帶來豐收的希望。這是符川鎮近3萬畝馬鈴薯種植一角。符川鎮馬鈴薯以其種植面積大、產量高、品質優而引起區內外的廣泛關注。
爭取項目,促進鎮域商貿經濟擴張
站在綠樹成陰的鳳凰山上放眼望去,昔日破爛不堪的店子街沒了蹤影,一百座小二層樓拔地而起,"兩縱三橫"的新鎮在不斷的延伸;一條條寬闊、平坦的農村公路蜿蜒于田野、村落;一座座粉墻紅瓦的學校孕育著未來新的希望;一幢幢院落圈舍是六畜興旺生態實農業的景象。符川鎮狠抓項目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為農民致富奔小康搭建起了很好的平臺。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夯實發展硬環境
符川鎮堅持把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夯實發展基礎,作為發展鎮域經濟優先考慮的重點。近三年,全鎮完成農村公路建設項目7個,特別共投資 120萬元建設四條農村四級公路22公里,解決7個村9000多人的交通問題;新、擴建6所學校,9個村址,配套了就學、辦公設施和遠程教育網絡;投資50萬元建成集貯藏與銷售為一體的馬鈴薯貿易市場,西南部最大的交易中心已經形成。
大抓項目建設,擴張鎮域經濟總量
符川鎮把建好項目、擴張鎮域經濟總量,提升全鎮農村經濟實力作為建設和諧符川的突破口來抓,全鎮固定資產投資達2000多萬元,經濟增長率在15%以上。一是科學規劃易地搬遷項目。投資900萬元,將生活條件較差的大岔、長豐村168戶842人搬遷到小城鎮建設區,建商住二層樓96 套,四合院72套,建設主街道3公里,排水工程2.3公里,摞荒地復墾200畝,整個建設工程將于9月底全部竣工。二是高標準建設通達工程。動工興建 4條22公里通達工程道路,路基寬8米以上,配套排水、鋪砂等設施,建起農村經濟騰飛的跑道。三是立足實際大抓特色產業。投資20萬元在南部、川區六村建成2.1萬畝隴薯系列生產基地,北部四村建成5000畝新大坪生產基地。預計總收入將達到2000萬元,人均達到1500元;同時,結合整村推進項目在紅莊、高陽、秦岔村發展規模養殖戶63戶,帶動周邊村發展規模養殖戶190戶。四是搞活流通建好商貿市場。投資50萬元建成了"符家川鎮馬鈴薯貿易市場",投資20萬元建成了"符川鎮商貿市場"。極大地推動了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向鎮區匯集,三縣交界地帶商貿中心的格局逐漸形成。五是配合抓好條管項目。政府認真負責,積極配合有關單位實施了石門水庫除險加固項目、僑聯授建的羅岔學校、樂邦公司援建的秦岔學校等,助推全鎮經濟快速發展。
保護生態,開發石門水庫生態旅游資源
近幾年,符川鎮圍繞建設"最佳生態鄉鎮"的總體目標,努力構建生態農業,做好生態文章,實現了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雙贏"目標。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