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符家川鎮---安定區符家川鎮的主要成就

時間:2015-09-21 16:27:02來源:編輯:點擊:

造管并重

創建全區生態建設最佳鄉鎮。以"生態最佳"鄉鎮創建為目標,大抓生態工程建設,強力推進生態環境改善,一是利用植樹節,營造綠化氛圍。每年3月份,組織全鎮教師、干部200多人,在石門水庫、鳳凰山上開展義務植樹活動,帶動全鎮農民義務植樹共計3萬余株,形成了山上有風景樹、路邊有道旁樹、家家有林果樹的生態家園,每年增加林地1000畝,全鎮人均占有2.3畝,林木38棵,美化了庭院,改善了生態,提升了新農村建設品味。二是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對退耕還林實行嚴格的自查自驗和動態管理,對不合格面積分春、秋兩季補植補造。同時確定專人進行封山禁牧、撫育管理,堅持農戶自管、干部聯管、護林員專管的管護網絡,完善了鎮與村、村與社、戶與護林員的管護目標責任書,有效地調動了管護人員的積極性,增強了責任感。

招商引資

開發石門水庫生態旅游家園。石門水庫是全區最大的淡水庫和假日旅游場所,年旅游人數在2500人次以上,符川鎮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把石門水庫旅游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來抓,積極利用這一獨特資源,投入資金進行開發建設。一是協調水利部門對水庫進行了加固除險,增設了防護設施,保證了游人的安全;二是對庫區群眾進行搬遷安置,減輕了庫區生態環境壓力;三是投資30萬元對通往庫區的4公里道路進行了修建,力爭硬化,開通旅游專線;四是積極做好前期準備工作,招商引資發展生態農業、觀光農業、農家樂旅游業。

培育產業

馬鈴薯產業

近幾年符家川鎮馬鈴薯產業以打造全區高產精品馬鈴薯第一鎮為目標,實現了由點到面、由粗到精、由劣到優、由窮到富的重大轉變,呈現出整流域推進創造數量優勢、早上市搶占價格優勢、品種良占領質量優勢的三大特點。全鎮種植馬鈴薯2.9萬畝,人均2.2畝,占耕地面積的60%,建成5000畝以上示范片帶2個。在具體工作中突出四抓。一抓良種促品質。該鎮馬鈴薯良種體系建設形成了南部以隴薯為主、北部以新大坪為主的發展布局。近幾年每年易地調種 300噸以上,農戶互換1000噸以上,鎮政府和馬鈴薯經銷協會調進洋芋良種140噸,符川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從渭源五竹鄉調進隴薯5號80噸,隴薯6 號30噸,從石泉鄉調進隴薯3號20噸,通過易地換種加快了良種更新換代的步伐,良種普及率達到了100%。同時加強了種子田和種子窖建設,共落實種子田 1109畝,新挖種子窖2190眼。為生產精品馬鈴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二抓示范促規模。建成了5000畝隴5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和2000畝新大坪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每村都有一個1000畝的示范點。基地內按照"五統一"的標準進行生產,實現了"規模化、標準化、良種化、訂單化、科技化"的全方位展示。三抓科技促增量。在洋芋種植技術上嚴把"五關"。一把技術培訓關。共組織馬鈴薯生產技術培訓六期,培訓人員2100多人次,印發技術資料3000余份;二把種子處理關。鎮上共投放高錳酸鉀50公斤,稀土旱地寶6000袋,進行刀具消毒和浸種。從藏種、選種、曬種、切種到浸種每一步都由技術員跟蹤把關,嚴管每一道程序;三把種植施肥關。在種植模式上全部實行種二空二,并擴大機械播種面積,全鎮購買微耕機36臺,累計116臺,機械種植面積達到10000畝。在施肥上,推廣"多施農家肥、足量施鉀肥、推廣專用肥"。四把田間管理關,從中耕培土到病蟲害的防治都嚴格把關,全鎮洋芋全部進行了中耕施肥培土,在示范點投入寶大森3000袋、代森錳鋅5000袋對晚疫病等進行了全面的防治,提高了畝產和精品率。洋芋長勢十分喜人,豐收在望,預計畝產可達3600斤以上。五把貯藏銷售關。堅持區上提出的"深挖窖、廣積薯、均上市、穩價格、保加工、增收入"的要求,加強洋芋貯藏窖建設,全鎮新建20噸以上商品薯貯藏窖100個。四抓市場促營銷。為了把符川鎮建成全區西南部最大的馬鈴薯交易中心,盤活鎮域經濟,鎮馬鈴薯協會投資50萬元建成了"符家川鎮馬鈴薯貿易市場",占地2萬平方米,交易大廳1000平方米,貯藏庫30個,總貯量6000噸。各村建洋芋貯藏庫70座,每年有30多家外地客商在鎮區收購洋芋,日均銷售量1000噸,銷量預計在6萬噸以上。同時完善鎮洋芋協會網絡,成立了農民農資合作社,在紅莊、高陽、秦岔成立了村級馬鈴薯產銷協會,現有會員500人,定期發布種植技術、市場信息等。服務體系逐步向"培訓、種植、銷售、加工"一條龍邁進。

符川鎮屬于半干旱、半二陰的地區,在馬鈴薯綜合技術集成示范種植方面為全區創造了許多成功的經驗。該產業已成為全鎮農民的致富產業、黃金產業。預計今年人均洋芋收入可達1500元以上,占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一半以上。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