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嘉鄉年降雨量充沛,氣候溫和,晝夜溫差大,鄉內所產蘋果、西瓜品質高、聲譽好。該鄉結合新農村建設,圍繞農民增收這一目標,立足資源優勢,以市場為導向,確立了穩果擴瓜、草畜開發的經濟發展思路,引導群眾增強經濟意識和商品意識,壓糧擴經,壓劣擴優,形成了產業結構新格局。該鄉采取抓點示范,滾動壯大的辦法栽植優質紅富士果園1.3萬畝,西瓜4000畝以上,飼草面積達到6000畝,糧經比例達到3:7,其中東莊村達到1.5:8.5 。這個村40%以上的農戶以種植經濟作物為主,特別是瓜果套種面積形成了一定規模。原面的林坡、后坡、瑯牙洼三個村糧經比例已接近2:8。為了提高群眾的務作水平,這個鄉主動與楊陵農科院聯姻,多次邀請專家指導農民大面積種植晚熟西瓜,大范圍推廣蘋果套袋貼字技術,打造了西瓜巧打時間差,蘋果“長”字進市場經營強勢。鄉上還采取招商引資的辦法,投資50萬元建辦了林鑫果袋生產廠,投資560萬元建成庫容1500噸瓜果保鮮氣調庫4孔,啟動民資新建果品保鮮庫26個,成立民間專業協會8個,專業合作經濟組織2個,在西安、廣州、武漢、重慶等地設立瓜果銷售網站13個,培養發展農產品中介報務人員132人,提升了產業開發質量效益,使瓜果產業占據了農業經濟70%份額,成為主導全局、助推發展的堅實支柱。
三嘉鄉有著發展草食畜牧業獨特的自然條件,2007年利用各種渠道籌資,結合職工擔保農戶貸款等形式建成了關家川千頭肉牛養殖示范小區,更好地帶動全鄉草食畜牧業的發展。在2008年2月份,依托千頭肉牛養殖示范小區,結合全縣農民教育培訓,特邀請縣畜牧中心高級畜牧師杜虎印對農民進行集中培訓,專題指導畜牧養殖的方法和技術,參加培訓的有鄉村兩級干部和各村養殖大戶,共計100多人。授課人員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活潑的比喻就圈舍建設、良種挑選、飼料管理、畜牧防疫、養殖技術、市場信息等做了細致的講解。通過這次培訓使群眾們認識到了科學養殖、設施養殖、規模養殖的重要性,同時提高了群眾的認識,有利于三嘉鄉產業結構的進一步優化。該鄉已發展規模養殖戶80戶,牛存欄680頭,養羊6000只,2008年新發展養豬戶15戶,豬存欄達到500頭,種植優質牧草4000畝。
三嘉鄉農民文化廣場位于三嘉西街,為農民群眾提供了一個讀書、休閑、健身為一體的場所,滿足了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要。該文化廣場總投資100萬元,占地6400平方米,建設包括硬化、綠化、亮化和設施建設,完成彩磚硬化面積4300平方米,綠化2100平方米,磚砌圍墻368米。新建黨員活動室、文化展覽室、圖書閱覽室、警務室、用電服務室、廣場辦公室等12間216平方米,露天舞臺324平方米,公共廁所3間54平方米,安裝健身器材6組、籃球架1付、乒乓球桌2付、路燈2排6盞,栽植塔柏、國槐、油松等各類綠化樹木80多株,實現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凈化的目標。該廣場的建成,為街區機關單位職工和沿街廣大農民群眾提供了活躍文化生活、加強健身運動的平臺,大大提高了小城鎮建設品位。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