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高臺縣宣化鎮地處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下游,位于東經99°42′,北緯39°25′,距縣城15公里,總面積134平方公里,原名"新城"。宣化鎮有17個行政村,120個村民小組,4466戶,17468人,耕地面積40000畝,其中農戶承包面積32250畝,開發區農場面積7750畝,主產小麥、玉米、蠶豆、水稻,經濟作物以番茄、中藥材、日光溫室、制種、瓜菜為主。2001年宣化鎮農村經濟總收入8029.9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達到3.79億元,完成財政收入3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22元。
鄉鎮企業是振興宣化經濟的主導產業,2008年,宣化鎮擁有建筑建材項目部10個,建筑施工隊70多個,從業人員2600人,年承接工程50多項,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創年產值1.5億元,工業企業造紙廠年產瓦楞紙14000噸,白色漿板紙2000噸,發展個體私營經濟364戶,宣化鎮完成鄉鎮企業產值3.75億元,收入10655萬元,實現稅金604萬元。
宣化鎮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加快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實現了糧、經二元結構向糧、經、草三元結構的轉變。共完成退耕還草任務14238畝,其中歷年留床5170畝,當年種草9068畝,有千畝以上連片種草示范點6個,完成生態退耕還林3490畝。同時抓住草畜產業的有利時機,積極發展畜牧業,2008年,宣化鎮共有規模養殖場7個,其中:千頭豬場3個,千只羊場2個,千頭牛場1個,千頭鹿場1個,養殖專業村3個,專業社23個,養殖大戶727戶;牛飼養量798頭,豬1.3萬頭,羊1.8萬只,雞12萬只。
宣化鎮共有17個村,120個村民小組,4466戶,17468人,耕地面積4000畝,其中老農區農戶承包面積32250畝,駱駝城開發區農場面積7750畝。
2008年來,鎮黨委、政府立足節水增收和發展創稅農業,采取典型帶動、利益驅動、政策拉動、行政推動、科技促動等多種方法,動員和組織宣化鎮群眾打建日光溫室,發展溫室高效農業,進一步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收到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止2008年,宣化鎮共打建日光溫室803座,其中連片日光溫室示范點11個450座,溫室栽培品種也由傳統的韭菜、葫蘆、芹菜、油白菜向茄子、西瓜、西紅柿、黃瓜等精細蔬菜及果樹、食用菌等領域拓展,譜寫了宣化生產精細果菜的新篇章。據調查,2007年冬季以來宣化鎮日光溫室純收入達到280萬元,平均每座日光溫室收入可達到3500元。
宣化鎮位于縣城西南15公里處,宣化鎮共有耕地4萬畝,4500戶,1.8萬人。由于地處柔、豐、站、納四大干渠下游,干旱缺水一直是制約宣化鎮農業生產的首要因素。
2008年來,隨著黑河分水方案的實施,干渠來水量明顯減少,農作物干旱缺水的矛盾日益突出。面對日益嚴峻的缺水現實,從99年開始,鎮黨委、鎮政府多次組織干部群眾外出觀摩學習,動員和引導宣化鎮干部群眾發展用水量相對較少的制種產業。在政策引導、利益驅動和部分典型農戶的示范帶動下,農作物制種現已發展成為宣化鎮勢頭強勁的特色產業之一,2002年先后由8家制種單位落戶宣化鎮搞制種,面積達到3885畝,其中:玉米3500畝,西瓜60畝,冬瓜30畝,莧菜130畝,蘿卜80畝,豆類85畝。
2008年,鎮上將從技術服務和信息引導方面入手,進一步做大做強制種產業,為農民群眾開辟新的增收致富之路。
宣化鎮共有耕地40000畝,其中老農區農戶承包面積32250畝,駱駝城開發區各農場面積7750畝。多年來,駱駝城開發區各農場局限于栽樹治理荒漠、種糧改良土壤的傳統耕作方式,資金投入不足,經營管理粗放,經濟效益非常低下。98年開始,鎮黨委、鎮政府立足于灘大地廣的土地資源優勢,多次組織人員外出考察,積極探索產業結構調整的新路子,在駱駝城開發區各農場大力倡導種植耐干旱、耐瘠薄、低投入、高效益的中藥材品種,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并輻射帶動了老農區的中藥材種植,逐步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中藥材種植產業。2002年宣化鎮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3553畝,主栽品種主要包括甘草、孜然、柴胡、紅芪、黃芪、生地、冬花、薄荷、王不留行、桔梗、紫蘇、荊芥、板蘭根、白術、白芍等26個中藥材品種,2008年長勢喜人,豐收在望。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