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結構,壯大提升支柱產業 過去,地處城郊的宣化鎮主要以普通的小麥、玉米種植為主,耗水費時,農民增產不增收。2008年來,該鄉充分挖掘利用區位優勢,緊緊圍繞增加農民收入這一中心,以市場為導向,按照標準化生產,區域化布局,產業化發展的思路,著力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在種植業上,立足效益調結構,立足市場找訂單,形成了以溫室蔬菜為主的"綠"色產業、以番茄、辣椒為主的"紅"色產業、以棉花為主的"白"色產業、以玉米制種為主的"黃"色產業。2006年宣化鎮落實總播面積24243畝,其中蔬菜3520畝,辣椒干983畝,棉花4488畝,玉米制種12485畝,特色產業面積達到22200畝,占總播面積的90%,預計收入達2200萬元,占經濟總收入的46%,五一村種植玉米制種3001畝,預計實現收入450萬元,戶均15000元,人均3400元。在草畜產業上,充分發揮示范點的典型帶動作用,狠抓品種改良和養殖小區建設,認真開展畜禽防檢疫工作。投資新建了五三綜合養殖小區、六四胭脂雞養殖小區,宣化鎮養殖小區總數達到18個,養殖大戶達860戶,帶動宣化鎮農業和養殖業快速健康發展。2005年,宣化鎮豬牛羊飼養量分別達到2.2萬頭、2500頭、2.4萬只,新增養殖大戶80戶,畜牧業在農民增收的貢獻率達到34.5%。六二村范學軍投資4萬多元,新修建豬舍12間,當年生豬飼養量達到了800頭,出欄500多頭,純收入8萬多元。在他的帶動下,全村養豬專業戶已發展到24戶,生豬飼養量3000多頭,年出欄生豬2400多頭。
引用科技,拓寬致富渠道
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思路,不斷引進、示范和推廣優質新品種,以品牌占市場,靠特色闖天下,以科技示范村、示范點和示范帶為依托,大力引進和推廣新品種、新技術,用高科技組裝傳統農業。著力推廣農作物制種、日光溫室、暖棚養殖、高效節水等農業實用技術,改造工藝流程,優化勞動組合,降低生產成本,不斷提高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依托制種企業和鄉農業站所,重點推廣品質好、效益高、適應性強的農作物品種,努力提高農民增收中的科技含量。農民普通掌握應用了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嫁接栽培、立體栽培、配方施肥、農作物雜交制種、蔬菜嫁接、病蟲害防治、畜禽品種改良等新技術。同時,建起了六一村高效經濟作物示范點、七壩千畝蔬菜村、六一、六三村溫室精細蔬菜種植示范點等14個科技示范點,以點帶面,典型引導,2005年六三村科技示范點種植的西瓜每棚收入1萬以上,辣子平均收入達到7000元以上。六三村一社農民楊利明大膽引用西瓜、番茄連茬種植技術,頭茬西瓜收入9600元,二茬番茄收入6000元,合計收入15600元。在示范點的帶動下,宣化鎮溫室種植結構和品種結構進一步優化,以西甜瓜、茄辣子為主的反季節精細瓜菜面積達560多畝,占到溫室總面積的1/3。實用新技術,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宣化鎮1340座溫室平均收入達到5000元以上,僅溫室一項全年收入670萬元。宣化鎮還建起了1000畝無公害蔬菜基地,建立健全規范配套的栽培技術規程,加強技術培訓和科技普及力度,增強了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增加了農民收入,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同步發展。
龍頭帶動,拉長產業化經營鏈條
2008年來,宣化鎮堅持"扶強、扶優、扶大"的原則,優化發展環境,規范服務行為,重點扶持壯大以農副產品收購加工為主、產業關聯度大、帶動輻射面廣的龍頭企業,使其帶動轉化能力進一步增強,拉長農業產業化經營鏈條,助推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該鄉宏豐蔬菜公司是一家脫水蔬菜生產企業,過去,雖然企業產品廣受客戶青睞,但企業規模過小,規模效益和經濟效益不明顯,帶動農民增收的空間不大,對此,鄉上通過向上爭取、政策傾斜等措施,扶持企業進行了兩次技術改造和生產線擴建,使得企業年生產能力由原來的200噸擴大到了1000噸,產品全部飄揚過海出口歐美市場,在給鄉上帶來45萬元稅收的同時,年帶動2200戶種植加工蔬菜5000畝,畝均收入達到1600元以上,比糧食作物畝均增收800元,農民人均增收200元以上。同時,該鄉以支柱產業為依托,大力引導龍頭企業、大戶能人、鄉村組織和涉農服務單位興辦各類服務實體,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培育市場中介,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宣化鎮成立了宏豐蔬菜加工協會、仰光辣椒加工協會、制種協會等農村合作經濟組織5個,發展會員3542人。各協會充分發揮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實現了"企業建協會,協會帶農戶,農戶聯市場,共同發展"的目標,協會通過提供信息、科技、生產、流通等一系列的服務,把分散的種植戶組成了一個有機結合的整體,解決了許多一家一戶辦不了、辦不好的事,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互助合作和農戶與企業雙贏的目標,為宣化鎮支柱產業發展壯大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該鄉依托仰光辣椒制品公司成立的辣椒加工協會,從定單種植到生產收購,每個環節都實行統一的規范要求,以前農民各自為戰的種售模式變成了定單化、標準化的發展模式,宣化鎮種植辣椒干1630畝,畝均收入2000元,農民不僅靠種植傳統辣椒增加了收入,而且使得宣化鎮的辣椒品牌得到了進一步的穩固提升。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