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甘谷縣--天水市甘谷縣美景尋蹤

時間:2015-11-23 08:48:32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一九五八年12月20日,撤銷天水縣劃歸天水市。撤銷甘谷縣,甘谷、漳縣、武山合并成立武山縣。

一九八五年7月8日,撤銷天水地區(qū),天水市升為地級市。天水市轄秦城、北道2區(qū),秦安、清水、甘谷、武山、張家川回族自治縣5縣。

名人

■太昊伏羲氏——伏羲:中華民族人文始祖,所處時代約為新石器時代早期,他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發(fā)明創(chuàng)造了八卦,成了中國古文字的發(fā)端,也結束了“結繩紀事”的歷史。他又結繩為網,用來捕鳥打獵,并教會了人們漁獵的方法,發(fā)明了瑟,創(chuàng)作了《駕辨》曲子,他的活動,標志著中華文明的起始,也留下了大量關于伏羲的神話傳說。 天水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相傳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伏羲及女媧都出生于天水,其中伏羲氏出生在甘谷縣白家灣鄉(xiāng)蔣家灣村的古風臺太昊山。

相傳6500年前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定都宛丘,河南省淮陽縣。當?shù)亟ㄓ蟹肆辏?a href=http://m.jitongbianyaqi.com/news/shizhou/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中國十八大名陵之首,占地875畝,規(guī)模宏大,肅穆莊嚴,始建于春秋,增制于盛唐,完善于明清,歲月3000年,歷代帝王51次御祭;建國50載,兩位總理拜謁,威嚴有加的朱镕基總理,虔誠謁陵之后,一改從不題詞的常規(guī),欣然題寫“羲皇故都”匾額。

■石作蜀——石作蜀,字子明,號卓子,冀(今天水市甘谷縣十里鋪鄉(xiāng))人。生于周敬王元年(公元前519年),歿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自幼胸懷遠志,聰穎敏學,仰慕孔子。成年后,不遠萬里到魯國求學,投身孔門,得圣人教育和熏陶,身通六藝,成為孔門“七十二賢人”之一。甘谷縣縣城大十字廣場孔子廟(位于原南街小學校址)前立有石作蜀石雕像。

■楊 阜——楊阜,字義山,天水冀縣(今甘肅甘谷東南)人,三國時期曹魏名臣。早年以對抗馬超而出名,后期則多次進諫魏明帝。

■ 姜 維——姜維(202年—264年)字伯約,天水郡冀縣(今甘肅省甘谷縣東南)人。三國時期蜀漢著名軍事家、軍事統(tǒng)帥。

■尹夫人——西涼昭武皇后尹夫人(363~437),冀縣(今甘肅省甘谷縣)人,十六國時期杰出的女政治家,大姓尹文之女,曾隨父遷居姑臧(今甘肅武威)。

■姚 萇——姚萇:(公元330年--公元393年)后秦國建立者,羌族,伏羌(今甘谷縣)人。公元384年攻滅前秦國,在長安稱帝,史稱后秦。

■楊 機——楊機:字顯略,北魏名臣,天水冀人,今甘肅省甘谷縣。生于北魏孝文帝延興四年(公元474年),死于孝武帝永熙二年(公元533年)

■鞏建豐——鞏建豐:(公元1673年--公元1748年)前清教育家,伏羌縣(今甘谷縣)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中進士,歷任翰林院檢討、國史館攥修、云南學政、侍讀學士。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告老還鄉(xiāng),以講學著書為樂,學生數(shù)百人,人稱“關西師表”。

■王 權—— 晚清學者(公元1822年-1905年)甘谷縣人,晚清學者。

■張 海——張海(1874-1956年),字子壽,1874年出生于甘肅省甘谷縣,自幼學習脊獸藝術,一生捏制脊獸,聞名隴上,人尊其為“張大獸”。

■魏紹武——魏紹武(1886——1982)字鴻發(fā),甘谷縣人。歷任甘肅陸軍軍官學校校長,甘肅督軍署參謀長兼省垣衛(wèi)戎司令。

■彭致圭——男,漢族,1939年12月生,甘肅省甘谷縣人,中共黨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現(xiàn)任中國工業(yè)經濟聯(lián)合會副會長、主席團主席,山西省工業(yè)經濟聯(lián)合會會長、山西省甲醇汽車領導小組副組長。

■張臣剛——生于1948年6月,任甘肅省軍區(qū)副司令員,少將軍銜。男,漢族,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人。

■石新貴——生于1947年6月,任甘肅省軍區(qū)政治部主任。男,漢族,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人。少將軍銜,系中國將軍書畫院理事, 甘肅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現(xiàn)任長安書畫院副院長。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lián)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