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訊 甘肅定西市安定區委書記趙眾煒日前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按照農村“三變”改革思路,將貧困戶嵌入產業鏈條,把一部分集體資產折股量化,讓貧困戶既有農產品收入,也有資本收入以及資產收益。
2017年下半年起,甘肅官方在當地農村進行“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試點,該省的86個縣區也將其作為脫貧攻堅和發展縣域經濟的有力抓手,在堅持土地公有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的前提下,進行“三變”改革試點。
安定區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屬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區,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區之一和六盤山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曾被稱為“苦瘠甲天下”之地。
趙眾煒介紹,2012年開始,安定區把龍頭企業合作社、養殖大戶和種植貧困戶層層有序對接,探索了形成“金字塔”形生產體系!斑@對農村的產業體系來說至關重要,如果讓龍頭企業直接對千家萬戶的農民,管理和維護成本非常大,因此最好是龍頭企業合作社,下來是養殖大戶,再下來是一般的種植貧困戶,就是比較合適的產業體系。”
農村“三變”改革主要是解決市場主體帶動貧困戶致富問題,各地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特色優勢產業和市場經營主體。“實際上,安定區的馬鈴薯產業、草產業、畜產業、蔬菜產業都是按這個思路做的!壁w眾煒說,選擇好特色優勢產業和市場經營主體對于安定區來說“至關重要”,當地主導產業馬鈴薯產業發展了多年,草產業和高原夏菜產業都有非常成熟的運作模式,現在就按照“三變”的思路,把貧困戶接入產業鏈條接入到市場中。
近年來,安定區采取“龍頭企業+合作組織+種植農戶”的模式,通過土地流轉和訂單方式推進基地建設。目前,當牧草種植面積達120萬畝,鮮草年產量達300多萬噸。2016年向青海、新疆、西藏等重點牧區銷售草產品60多萬噸,銷售收入達3億元。
定西市臨洮縣長許樹德表示,在農村“三變”改革基礎上,當地以“洮河農業文化”為特色,依托“一山一水、一村一寺”的資源基礎,打造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的多彩洮河田園綜合體。據了解,該田園綜合體建成后,預計年收入2億元,年利潤3000萬元。
“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科技園、創業園和田園綜合體建設,大力發展以循環農業為主的現代農業!甘肅省長唐仁健在甘肅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甘肅要著力開發“獨一份”“特別特”“好中優”“錯峰頭”的特色農產品,發展壯大草食畜牧、高原夏菜、優質林果、現代制種等優勢產業,積極發展區域性特色產業和地方性土特產品。(完)(來源:中國新聞網)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