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漳縣訊 漳縣鹽井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鄉村振興及政協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充分調動發揮駐村幫扶工作隊力量,在發揮好幫扶工作隊在鄉村振興工作中作用的同時,鼓勵幫扶工作隊發揮好“六大員”作用,推動社情民意信息收集工作落地見效,為推動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支撐和保障。
一是抓學習,督促當好鄉村振興“宣傳員”。始終把群眾的滿意度作為鄉村振興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組織駐村工作隊通過采取進村入戶、村民知情大會、社情民意信息收集等多種形式,由駐村幫扶工作隊成員、駐村干部、村“兩委”班子成員負責開展政策入戶解讀,時刻將宣傳工作常抓在手,通過持續宣講政策,分析到戶項目既得效益,引導群眾要時刻牢記吃水不忘挖井人、脫貧不忘共產黨的感恩情懷。讓群眾知曉鄉村振興工作政策,對自己享受的政策做到“一口清”。同時,7個已脫貧村先后通過專題培訓和以會代訓相合的方式開展培訓36場次,有效提升了駐村工作隊和幫扶干部政策理論水平。
二是抓思想,督促當好社情民意“信息員”。切實把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和社情民意信息收集工作作為當前駐村幫扶工作隊首要目標與重要政治任務。轉變工作作風、壓實主體責任、強化責任擔當,著力把心沉下去,扎實核查摸清村情戶情、分析原因,科學制定三類戶“一戶一策”計劃,并及時進行動態管理。自7月發生疫情以來,駐村幫扶工作隊積極響應號召,挺身而出、沖在一線、干在實處,堅守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成為疫情前線的“逆行者”。耐心傾聽群眾心聲,詳細了解群眾生產生活困難及幫扶措施享受情況,并仔細核對信息變更,全面掌握家庭收入。耐心宣傳政策,提高群眾對政策的知曉率。將黨的好政策、好聲音傳播到最基層。
三是抓能力,督促當好鞏固成果“戰斗員”。深入貫徹落實“四不摘”工作要求,嚴格落實“釘釘”打卡制度,形成全體駐村幫扶隊員全部吃住在村、工作開展到戶、政策落實到位的良好工作格局。依托東西部協作、中央單位定點幫扶和“千企幫千村”,爭取將手工醋、雜糧面、土蜂蜜、中藥材等特色產品,協調訂單銷售,加快推進消費扶貧,激勵幫扶工作隊成員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幫扶工作中,為實現鹽井鎮追趕發展目標作出更大的貢獻。
四是抓作風,督促當好資金項目“監督員”。鎮黨委嚴格按照《甘肅省駐村幫扶工作隊管理辦法》,定期在每月中旬召開駐村幫扶工作月例會,會議傳達最新中央和省市縣幫扶工作會議精神和社情民意信息收集工作要求,全面動員幫扶責任人入戶開展幫扶工作和社情民意信息收集工作,并建立幫扶責任人入戶臺賬。對收集到需要及時辦理的社情民意信息,督促村“兩委”及時進行辦理,并按照“四議兩公開”工作要求和流程,全體駐村幫扶工作隊成員積極參與小額信貸、村組道路建設、合作社建辦、入股分紅、社會保障等到村到戶資金項目的組織實施,指導落實村務公開制度,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全程監督,確保項目資金落到實處、發揮實效。
五是抓紀律,督促當好農民群眾“服務員”。各幫扶單位、駐村工作隊摸清村情、吃透戶情,進村入戶宣講政策1600場次,持續加強社情民意信息收集工作,成功調處和化解各類矛盾400多條,實現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無矛盾積累和越級上訪事件的發生;家庭矛盾明顯下降,鄰里糾紛不斷減少,村社和諧氛圍遞增,對群眾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困難問題,及時協調解決;對“五保戶”、低保戶、殘疾人、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特殊困難群體,堅持每月走訪一次,幫助疏導情緒、領辦民事、幫辦農事,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六是抓組織,督促當好鄉村治理“指導員”。結合政協協商議事室,綜合運用自治、法治、德治手段,通過召開協商議事會,用通俗易通、朗朗上口的語言及時修改《村規民約》,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抓好“清潔村莊”、拆危治亂、入戶路硬化、衛生廁所改造等工作落實,引導群眾落實“七凈一規范”,推動人居環境干凈整潔。由駐村工作隊進村入戶宣傳鄉村治理的重要性,挨家挨戶檢查評比,曬出“紅黑榜”,通過耐心引導、積極教育、轉變觀念,為鄉村治理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提高了群眾發展的內生動力。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