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定西市

定西市漳縣鹽井鎮建設美麗鄉村 村里的事大家協商辦

時間:2023-03-20 17:32:33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漳縣訊 多虧大家提意見,村里的建設才能早早提上日程。最近一段時間,定西市漳縣鹽井村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場面格外火熱,村民們出工出力,忙得不亦樂乎。大家通過社情民意微信征集群提出意見,村里的事大家協商辦,效率高。鹽井村村民劉愛明滿意地說。

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和社情民意信息收集工作開展以來,鹽井村通過征集群眾意見,多次召開協商議事會,因地制宜,積極挖掘鹽井村紅色資源,深入推進紅色基因傳承,全面加強村黨組織建設,切實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確保協商工作成效明顯。

一是錘煉“紅色”班子。“三抓三促”行動為契機,建強紅色村黨組織。定期對專職化村黨組織書記和其他村“兩委”成員配備及履職情況進行全面排查,持續優化帶頭人隊伍,引導廣大農村青年積極向黨組織聚攏,儲備鄉村振興優秀人才。定期對村組干部進行培訓,有效提升服務鄉村振興的能力素質,分類開展黨員教育培訓,積極探索黨員發揮作用的有效載體,把黨員隊伍建設成為推動發展、帶領致富、服務群眾、維護穩定的中堅力量。持續完善村黨組織書記小微權力清單,落實村黨組織議事決策制度,執行好“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全面提升村級組織權力運行規范化水平,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二是打造“紅色”基地結合政協協商工作,通過多方面收集社情民意信息。利用“紅軍長征在鹽井”的紅色文化資源,以弘揚長征精神為主線,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載體,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題,以遺跡遺址等實景為依托,講好黨的故事、講好紅軍故事、講好革命故事,讓紅色印記隨處可見、紅色歷史家喻戶曉、紅色英雄人人尊敬,讓紅色文化在黨員干部和少年兒童愛國主義教育中發揮最大的教育功能。對革命遺址和紅色史料進行“拉網式”普查,挖掘整理和保護革命事跡,梳理修繕革命遺址遺跡,引導廣大群眾無償捐贈革命遺址遺物,打造黨性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基地,開發以紅軍“五大活動”(宣傳教育、打富濟貧、發展生產、擴紅建政、籌糧籌款)為主題的展示和體驗性項目,教育引導黨員群眾把景仰先烈的情懷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動力,更加堅定地聽黨話、跟黨走。

三是發展“紅色”產業。結合協商議事群眾建言獻策結果,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以紅軍長征紀念館為基點,以紅軍飯館、紅軍食堂、紅軍醫院,紅軍鹽窯、紅軍存糧地、強渡漳河遺址、徐向前舊居等遺跡遺址為依托,立足推進產業振興、培育鄉村經濟新增長點,通過政策扶持、盤活資源、支持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合作組織發展等形式,有機整合紅色歷史文化、民俗文化、漳鹽文化和特色農產品等各類資源,進一步完善各類配套設施,發展集黨性教育、休閑觀光、果蔬采摘、住宿就餐、鄉村旅游為一體的綜合紅色旅游體系,增加群眾收入。

四是培育“紅色”鄉風。堅持農民在鄉村治理中的主體地位,提高農民主動參與村莊公共事務的積極性,依托協商議事會、村民代表會議、村民理事會、村民監事會等,形成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多層次基層協商格局,凸顯農民在鄉村治理中的主體地位。推行網格化管理和服務,提升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精準化、精細化水平。村級重大事項決策實行“四議兩公開”,加強民主管理監督和協商,引導村民參與紅色美麗村莊建設和日常監督管理 推動文明鄉風建設,制定完善村規民約,推進移風易俗、抵制陳規陋習,堅決反對褻瀆先烈、英雄和歪曲歷史,引導農民向上向善,培育文明鄉風。

五是建設“紅色”村莊。堅持把人居環境整治與協商議事工作結合起來,通過群眾議,保護和利用好紅色紀念設施,以“潔、凈、美”為目標,重點整治村容村貌、農村垃圾、道路清掃等環境問題,切實改變紅色村的人居環境,以村容村貌提升展現良好生活風貌、激發干事創業熱情、提升美麗村莊建設內涵。制定村容村貌整改提升方案,鎮、村兩級干部分包到人,入戶指導督促,不落一戶、不留盲區。引導農民養成良好的生活生產習慣,動員農民自覺動手改造和美化家園,切實增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內生動力,達到地面凈化、屋室潔化、庭院美化、村莊靚化,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助力宜居宜業美麗村莊建設。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