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通渭訊(甘肅經濟日報 記者 劉峰 通訊員 魏光輝 劉力通)通渭縣常家河鎮深入貫徹落實省市縣防返貧監測幫扶部署,以“入戶問需、精準施策、長效幫扶”為主線,以人民群眾實際需求為核心,指導各村探索推進“五聯五送”“三步工作法”、產業“造血”等多元振興模式,致力構建黨委主導、部門協同、群眾參與的立體化工作格局,蹚出了一條從“被動防守”轉向“主動振興”的實踐路徑。
勝義村:駐村幫扶“五聯五送”解民憂 多維施策織密保障網
勝義村駐村幫扶工作隊創新“干部問需+部門聯動”機制,以“敲門問暖、院壩協商”為抓手,連日來累計入戶走訪120戶次,運轉“一戶一策”動態臺賬90次。聯合市文體旅游局、應急管理局、婦聯、科協、紅十字會等部門開展“五送下鄉”專項活動,以文化惠農、巾幗帶農、科技助農、義診便農、應急護農為主題,舉辦文化交流、中藥材種植培訓、“義診+政策包”、應急演練活動4場次,為三類戶、結對關愛戶、大病困難戶發放生活文化、醫療救災物資5000余元。建立“1+N問診”幫扶機制,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留守兒童等群體開展“就業求學需求大起底”,通過幫扶隊員“點對點”政策幫扶,科學精準指導就業方向、銜接填報入學志愿,解決實際困難3件。同步健全“紅黃綠”三色監測預警機制,對突發困難家庭、孤寡老人啟動“急難救助通道”,申請低保兜底3戶、特困供養1戶,實現“應保盡保、應救盡救”。建立“干部回訪、群眾評議”機制,通過“現場把脈+跟蹤問效”確保幫扶措施落地見效,監測對象滿意率達100%。
橋北社區:“三步工作法”破難題 激發治理新動能
橋北社區探索實施“走訪調研-問題研判-閉環整改”工作法,連日來開展“炕頭夜話”走訪53戶次,建立問題清單9項,以拉家常方式摸排矛盾隱患5項,化解土地糾紛、贍養矛盾等突出問題3件。聚焦民生痛點堵點,更換老舊井蓋30個,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行路難”“排水難”問題。系統梳理人居環境整治突出問題,推行“紅紐帶網格包聯+文明家庭爭先”機制,通過黨員包片聯戶做表率、公益崗主動擔責強攻堅、群眾自發美化勇爭先的生動實踐,形成“黨員領著干有方向、公益崗擔著干有力度、群眾跟著干有勁頭”的閉環共治格局。開展創業孵化培訓,培育農家樂經營戶2家,帶動就業12人,實現一人就業、全家增收。
建坪村:產業賦能激活“造血”功能 集體經濟跑出“加速度”
建坪村搶抓中央財政扶持機遇,依托中央財政扶持資金70萬元,建成標準化農機服務站,購置拖拉機、收割機等農機具12臺套,組建黨員農機服務隊,為全村及周邊村鎮提供耕種收全程機械化服務。創新"黨支部+合作社+農戶"利益聯結機制,組織村干部帶頭入股合作社,帶動農戶以土地或資金入股,形成"機械服務創收+產業分紅+務工增收"復合型發展模式,2025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預計突破20萬元,同比增長35%。
下一步常家河鎮將持續深化"黨建引領、產業支撐、多元共治"的長效發展模式,通過強化政策銜接、深化創新驅動、激發內生動力,奮力譜寫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時代篇章,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