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武都:以后續產業為依托 補足易地扶貧搬遷短板

時間:2020-03-01 12:41:45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雨婷點擊:

挪窮窩、換窮貌、改窮業、拔窮根……自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開展以來,武都區堅持以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穩定脫貧為目標,立足本區實際和產業基礎,大力發展花椒、油橄欖、扶貧車間等后續產業,幫助貧困群眾拓寬增收渠道,全面補齊易地搬遷后續產業發展短板,有力確保了易地搬遷貧困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收官之戰。

一年之計在于春。目前正是春耕備耕的關鍵時節,在坪埡鄉的田間地頭一片繁忙景象。一邊是農戶以家庭為單位封閉式開展春耕生產工作;一邊是技術員們拿著剪刀,用他們嫻熟的管護技術指導村民們進行花椒樹的剪枝、拉枝。

在坪埡鄉風和村,村民們正在農技人員的帶領下對花椒樹進行施肥、刷防護劑、剪枝作業。村支書王四斤說:“現在是疫情防控期,咱也不到處亂跑,不給政府添亂,帶上老婆孩子在地里,為花椒樹松一下土、鋤下草、施點肥,讓花椒長得好一點、果實結的繁一點,而且政府還邀請專家幫我們修剪花椒樹,樹管護好了,就成了我們的“搖錢樹”,今后的收入就有了保障,日子肯定就會越過越紅火”。

山上種上“致富果”,山下住進“安心窩”。說起新環境、新住房、新生活,易地扶貧搬遷戶個個臉上掛著幸福的笑容。

易地搬遷,改變的只是貧困群眾惡劣的生存環境,而后續產業發展,才是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在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啟動之初,武都區就將后續產業發展納入了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之中,與工程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發展。“十三五”時期,全區規劃易地扶貧搬遷3914戶16548人,其中建檔立卡戶1855戶8148人,非建檔立卡戶2059戶8400人,涉及18個鄉鎮80個村135個社。全區25個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大多位于集鎮周邊或產業發展基礎較好的地方,為后續產業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在快速推進安置點建設的同時,武都區因地制宜,配套建設39個扶貧車間,實現各類經濟主體的互幫互助、互利共贏,幫助易地搬遷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在坪埡鄉安置新區的扶貧車間里,村民董小燕正在熟練地用縫紉機縫制酒店用品。“以前在山上生活的時候家里種一點兒小麥和菜籽,一年下來只夠自己吃的,根本沒有生活來源。現在我在扶貧車間里工作,不出村一個月就能掙到3000多元的工資,我很開心!”董小燕邊干活邊說。

“挪窮窩”又“換窮業”,易地搬遷讓廣大貧困群眾實現了“安居樂業夢”;科學培育主導產業,全面拓展后續產業,幫助易地搬遷群眾實現了就地就業。現如今,一座座別具風格的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小區,一張張洋溢著幸福的笑臉……已成為武都青山綠水間一道美麗的風景(通訊員 張虎偉)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