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云屏峽畔春來早:隴南兩當縣云屏鎮元山村駐村幫扶工作紀實

時間:2020-04-08 21:47:42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雨婷點擊:

云屏鎮元山村位于隴南市兩當縣東南,距兩當縣城近40公里,地處南秦嶺北坡的深山峽谷之中。雖然交通不便,但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甘肅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派駐元山村駐村幫扶工作隊便扎根在這個小村莊。為希望而來

自幫扶工作隊駐村以來,這個在地圖上很難找到的小山村,似乎多了一份生氣。在蜿蜒山道上,時常能看到工作隊的身影。用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長楊天慧的話說,“沒有靜下心,沉下身進村入戶,就沒有發言權”。“來干什么”“怎么干”是擺在駐村工作初始的一道考題。

“群眾需要的,就是我們要想辦法的,所努力的。不僅要掌握村情概況,問需于民,更要把群眾的期許轉變為致富的門路。”為了這個承諾,工作隊走遍的這個村的家家戶戶,溝溝坎坎。在虛心聽取鄉親的所需所想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制訂幫扶計劃。

工作隊吃住在村,群眾看在眼里,疑問卻寫在臉上。隊長楊天慧看懂了鄉親們懷疑的目光,帶領隊員走村串戶,收集大家都意見與建議,并特別重視面對面,零距離走訪建檔立卡貧困戶,傾聽他們的意見。經過反復調研論證,工作隊確定了“以點帶面,項目帶動,全員跟進”的工作思路。開展工作中,工作隊不忘幫扶初心,牢記駐村使命,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把工作重點放在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上,帶領群眾集體發展富民產業,駐村幫扶工作有序快速推進。工作隊駐村的公心、幫扶的真心和工作的耐心,逐漸得到了群眾的理解與信任,一份脫貧致富的新希望在元山村傳播開來。

初心根植熱土

隆冬季節,隊長楊天慧發現元山村一座漫水橋,其地勢較低,橋面全是冰雪,通行根本沒有安全保障。幫扶工作隊馬上召開會議,會上楊天慧說:“工作隊要循著鄉親們的需求找問題、對著村里的實際需求找差距,想方設法為元山村脫貧著想,而不是坐等群眾訴求、到頭交差走人,更不能說空話,工作要不留遺憾。”隊員們一直認為:“幫扶工作隊一定要履職盡責,將初心放在群眾所思所想,將使命落實在群眾期盼,全面掌握村情,為鄉親們辦好事,辦實事。”

村民的困難就是工作隊的困難。經過一個多月的基礎工作,迅速掌握了元山村基本情況。一些貧困戶長期期盼事、關心事、煩心事被提上議事日程,制訂了幫扶保障措施,建立了跟進落實的工作機制。納入幫扶措施的重點事項迅速推進實施,讓群眾真真切切看到了希望。

經過扎實有效的基礎工作,群眾臉上的疑問沒有了,質疑的聲音聽不到了,駐村幫扶的新希望已然在這片土地生根發芽。

使命擔當實干

元山村三組三戶村民住房位置較高,入戶道路沒有硬化,雨則爛泥一片,出行不便。其中村民鄒仙平家養豬的飼料,烤制好的土酒及日常生活生產用品都要依靠人力拖運,造成非常大的困難。為增加村民經濟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在進行市場調研的基礎上,工作隊根據村情民意,結合村民有發展生豬養殖產業的愿望,充分征求元山村委、云屏鎮黨委的同意,工作隊迅速制定幫扶工作計劃,積極協調銜接,多方爭取幫扶資金,不久便完成了漫水橋修繕和入戶路的砂化,同時購買了仔豬,發放到村民手中。

這類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就是制約群眾脫貧致富的大事,工作隊解決了不少。在村干部看來,省有色地勘局的幫扶是實實在在的,是真情實意的。村民唐代文和鄒仙平看到了工作隊駐村以來發生的實實在在的變化,解決了生產生活后顧之憂,出行再也不用犯愁,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兩不愁三保障”是甘肅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駐元山村幫扶工作隊的行動指南和檢驗準則。工作隊積極和省有色地勘局工會協調,在全局發起了“情系元山,奉獻愛心”的倡議。全局上下積極行動,深處援手,累計為元山村愛心衣櫥捐贈衣物500余件。

幫扶工作隊以駐村幫扶的公心、關愛群眾的真心和不屈不撓的耐心,交出了群眾滿意的答卷,為鄉親們實現全面小康奠定了堅實基礎。

云屏三峽長嶺透迤、秀峰群立、層巒疊嶂,集北國之雄奇和南國之秀麗于一身。毗鄰云屏三峽的元山村以及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在甘肅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駐元山村幫扶工作隊的帶動下,煥發出來的新氣象,與這道美麗的景色相得益彰,共同煥發出全面小康勃勃生機。

云屏鎮政府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