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開始于2018年9月,包小莉被單位派往馬營鎮碌坪村駐村幫扶時,孩子不到半歲,當時的馬營已經進入寒冬季節,為了盡快掌握整村的具體情況,她和其他幫扶干部一樣過起了“住校生”的生活。逐戶走訪調查,大部分時間不是在走訪貧困戶的路上,就是在分析貧困戶情況,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幫扶措施,農閑時她和群眾打成一片,講政策、拉家常,幫村里人干點力所能及的“小事”。
碌坪村位于馬營鎮西北部,氣候高寒、陰濕,海拔2300多米,全村共229戶820人,建檔立卡貧困戶82戶。2014年至2019年共計脫貧79戶313人,貧困發生率由40.54%降到1.6%;2019年底碌坪村整村脫貧。全村轄4個村民小組,原來3、4社是獨立的一個村:謝老村,畜馱肩扛是這里群眾的主要生活方式,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是制約這里發展的瓶頸,經過近年來幫扶單位的大力支持和鎮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終于在2018年冰凍之前修通并水泥硬化了碌坪至謝老的通社公路1.5公里,巷道硬化16公里,極大地改善了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為全村整體脫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包小莉駐村幫扶期間,在武都區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及萬象洞風景名勝管理所的支持下,2018年協調資金6萬左右,為碌坪村212戶村民購買了種植當歸的肥料(化肥、二胺)以及為3、4社村民每戶購買花椒樹100株;并為碌坪村謝老社危房受災群眾捐贈5頂帳篷、30雙軍用雨鞋、30件軍用雨衣。
2019年1月,積極爭取為碌坪村212戶村民每戶購買一袋肥料(化肥、二胺)用于春耕生產;2019年5月,貧困戶王代燕的女兒王亞娟不想上學,老師來家里做了幾次工作,仍改變不了王亞娟想離開學校的心,包小莉見狀,多次跑到王亞娟家里,為王亞娟講道理舉例子,王亞娟都怕了她的嘮叨,看見她都躲了起來,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后王亞娟在包小莉苦口婆心的勸導下背起書包回到了學校,王亞娟的爺爺流下了感激的淚花,包小莉也長舒一口氣;2019年“七一”建黨節前夕,對碌坪村12名老黨員和七戶五保戶進行了慰問,為他們送去了毛毯、糧油等生活物資,走訪了解他們的工作生活情況,做到用心、貼心、精準幫扶;2019年8月,幫扶工作隊邀請區藥材中心技術人員對村民進行中藥材種植和防蟲害技術培訓,共計培訓200人次,培訓完后為貧困戶發放鐘樓社區企業捐助的100套衣服,同時幫扶隊根據村民家庭情況向民政局申請20床被褥慰問條件困難老黨員、重殘、一類低保戶。
2020年6月,包小莉聯合誠信志愿者聯盟積極熱心地幫助19位孤寡老人和殘疾人,清掃庭院、理頭發、干農活。“我都兩年沒理頭發了,小人為了掙錢,常年在門外面,回來幾天也顧不上,我的腦殼又臟,這娃娃不嫌,給我洗頭還理頭發,輕巧的很”,“給我幫一把到底好啊,要不然我掏了坑才點洋芋籽,慢的很,弄不好把墑氣都誤了 ”村上現已66歲的張文采和63歲王乘乘(殘疾人)老人說。自此之后村里的老人不定期的都找她理發,包小莉說那是她做的最有意義、最開心的事。
包小莉和第一書記馬利娟,幫扶隊員董玉霞,三人隔三差五就去看望村上的五保戶,有時也會帶油、米面、雞蛋等。他們幾個的身影成了村子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幾個女娃娃,熱情,大老遠見了就打招呼,干工作也扎實,給我們拉化肥、發放花椒苗子,繪制了18幅文化墻,健身器材也是他們從自己單位拉來的,還給村里孩子送來了改變命運的書籍資料;幫幾個單個子婆娘點洋芋、點苞谷,多虧了這幾個女娃娃”這是村里人對她們的評價。
扶貧,需要用心,需要用情,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包小莉把群眾當親人當朋友,放下身子擼起袖子,用自己真實行動踐行了幫扶干部的初心和使命。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