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趙春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是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創新拓展黨的理論走進基層的常態化有效路徑,是黨中央對宣傳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作出的一次重要部署,也是創新探索新時代農村基層社會治理模式的有效載體。
為發揚孝老愛親傳統美德,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優良精神。近日,隴南光明公益聯合會組織志愿者在武都區魚龍鎮陽山村開展“奉獻愛心 關愛貧困孤寡老人”活動,為陽山村14位孤寡老人送去了大米、面粉、衣服等慰問品,了解他們的生活近況,叮囑老人們要保重身體、安度晚年。
此次慰問均為孤寡(空巢)老人,通過在生活和精神上給予他們關心和照顧,讓老人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愛,讓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
“我雖然不知道你們很多人的真實姓名,但是我知道是你們給了我無私的幫助,給我的精神帶來了安慰,你們是平凡的人,做著平凡的事,但你們也是最偉大、最崇高、最純粹的人,祝好人一生平安。”魚龍鎮陽山村村民楊石武激動地說。
開展關愛老人工作,把它當做一項常態化工作,圍繞生活照料、心理撫慰、健康保健等重點,著力解決好孤寡老人的實際困難,在全區范圍內形成“愛老、敬老、助老”的良好氛圍。這對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農村宣傳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充分認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價值屬性與追求都十分重要。
近年來,武都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已逐步成為傳播科學理論的大眾平臺、加強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堅強陣地、培育時代新人和弘揚時代新風的精神家園、開展中國特色志愿服務的廣闊舞臺。
武都區文明新風吹進了大山深處,傳遞社會濃濃溫情,農特產品通過電商走出大山,致富經唱在每個農戶心頭,白龍江水裹挾著隴南人民的雄心壯志奔涌向前。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