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暴雨造成沙壩鎮野馬河河水暴漲,沿線10個村全面受災!
814日,強降雨再次襲來,迅猛的降水給沙壩鎮人民群眾帶來巨大財產損失,危及群眾生命安全。據統計,截止8月20日中午12時,全鎮受災人口878戶3827人,緊急轉移安置 164戶598 人,農作物受災面積 814.8畝,房屋受損 7戶18 間,排查鎮級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7處,滑坡、泥石流,道路、河堤、橋梁等基礎設施損毀共計980余萬元。
周密部署,領導靠前指揮
災情發生后,沙壩鎮立即啟動防汛減災應急預案,鎮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帶領鎮村黨員干部第一時間趕赴一線,迅速轉移群眾、排查險情、統籌部署、搶險救援,力爭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鎮黨委政府要求全鎮各級各部門要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把防汛作為當前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全鎮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積極響應,把抗洪搶險作為檢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戰場,把對黨的“初心”寫在抗洪搶險一線,把對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責任扛在肩上,群眾的安危冷暖裝在心間。
鎮黨委政府決定實行包片制度,形成鎮、村、社三級聯防聯控防汛減災體系,進一步完善防汛預案,要求黨員干部全部靠前指揮,下沉防汛減災一線,用實際行動筑牢防汛安全線。
及時預警,加強值班值守
8月14日,市縣啟動防汛Ⅰ級應急響應,預警信息在微信群一條條頻發,牽動著所有黨員干部的心。沙壩鎮多次及時召開會議,分析研判,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嚴格執行雨情、水情、災情信息報送制度,全面做好防汛物資儲備,每名鎮村社干部都是宣傳員,確保第一時間把預警信息通知到位,尤其關注留守兒童、老人和殘疾人等特殊群體要落實“一對一”“ 多對一”措施,切實做到“不落一戶不留一人”,做到預警到位、排查到位。
不舍晝夜,迅速轉移受災群眾
多次暴雨紅色預警,防汛形勢異常嚴峻。沙壩鎮黨委政府始終把群眾安危放在首位,逐村排險、逐戶動員、緊盯重點、防患未然。全鎮上下時刻警醒、嚴陣以待,全體鎮村黨員干部晝夜兼程,奔走在村社里、農戶家、河道邊、水溝旁。
肆虐的洪水、泥石流造成沙壩鎮開元寺村、楊壩村、牛窯村的道路、水渠、房屋等基礎設施受損,保障群眾生命安全迫在眉睫,轉移群眾刻不容緩。漆黑的夜晚,那一束束閃動的手電光,照亮了群眾前行的路。
在楊壩村,鎮村干部排查上谷馱社時發現,牛志平家房屋背后高近十米的土坎,逐漸向下沉降,路上裂開的縫隙足有40公分,隨時有垮塌的危險。他們當即立斷,說服其家人,將他們全部轉移至村委會居住,并照料安頓好基本生活。危難時刻顯擔當。在開元,包村領導牛寶江和黨支部書記姜建中發現有滑坡危險后,沒有多想迅速將一名行動不便的老人轉到安全地方……8月16日,陳桃紅家,房屋旁邊的道路開裂下沉,院落一半坍塌,年邁的父親因惦記給兒子準備結婚用的家具不愿搬離,鎮黨委書記董昕、鎮長劉源立馬苦口婆心地勸起來,終于把陳桃紅安全轉移到開元寺村委會。他們只有一個目的,把群眾轉移到安全地方,只因為他們把群眾裝在心里,牢固樹立了“人民至少上、生命至上”理念。或許老人還不知道他們是誰,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共產黨員。
防汛搶險,黨員干部打頭陣
驟雨急流,全鎮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亮出身份、挺身而出,沖鋒在救災第一線,奔走于受災群眾中,把黨旗插在風口浪尖,在防汛最前沿筑起沖不垮的堤壩,豎起沖不倒的旗幟。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洪災磨礪初心,危難承擔使命;全鎮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舍小家保大家作為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把沖上去豁出去作為共產黨員的精神特質,與人民群眾攜手并肩抗險,吹響了“險情不除,我
不退”的抗洪搶險“集結號”。
全鎮12個村,成立了黨員防汛突擊隊和救災小分隊,組織黨員對轄區內各地災隱患點進行定時監測,進一步充實地災監測力量,確保地災隱患監控到位、反映及時。他們雖然穿著雨衣,但衣服仍被雨水浸濕,顧不得個人冷暖了,收到風險預警后,立即對地質隱患點、滑坡垮塌點進行再摸排,準確掌握各隱患點動態。
領導關懷,提振抗洪救災信心
8月12日以來,市縣領導多次到沙壩鎮查看災情,看望受災群眾,指導搶險救災工作。各級領導一次次的親臨,是心系群眾,心系基層干部,提振了全鎮抗洪救災信心,極大鼓舞了全鎮干部群眾打贏抗洪救災攻堅戰的斗志。 俗話說,陽光總在風雨后,黨群連心、干群聯手;風雨同擔,共護平安。在抗洪搶險救災中,上下擰成一股繩,聚成一條心,筑起一道沖不垮的“鋼鐵長城”,為全力保障全鎮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貢獻了堅實的力量。 (鐔江波 供稿)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