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試析甘肅省隴南市禮縣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扶貧夜校的社會實踐及思考

時間:2020-11-20 09:02:42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林翠茹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禮縣訊 王書昉近年來,禮縣把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意識形態領域宣傳思想工作的首要任務緊緊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歷史使命,創新方式方法,在全縣貧困村創辦推廣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扶貧夜校宣講活動在扶貧夜校課堂上為群眾答疑解惑、講解傳統孝道、各類惠農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等達到“啟智扶智”雙管齊下的效果,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堅實的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和有力的輿論支撐

一、禮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扶貧夜校開展的社會意義

禮縣創辦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扶貧夜校對全縣在文明城市建設、文明鄉村發展、強化“智志雙扶”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將社會文明創與鄉村振興戰略銜接創造性地探索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改變文明村風”之路。同時印發了《關于在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扶貧夜校的通知》和《關于在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播鄉村大喇叭助力脫貧攻堅的通知》等文件,從指導思想、工作措施、輿論引導等方面進行了細致的安排部署,為全縣脫貧攻堅凝心聚力、各項惠農政策落實到底、理論水平實踐應用等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徑”。

(二)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扶貧夜校開展以來,各級領導干部以身作則,先后深入到所聯系幫扶的鄉鎮和村,開展以“理論政策大宣講、矛盾糾紛大排查、工作作風大轉變”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同時,精選了一批理論骨干到各鄉鎮開展政策宣講培訓各貧困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扶貧夜校以駐村第一書記或幫扶隊長為主,鎮村干部全面配合,農閑時組織群眾開展扶貧夜校大講堂,為群眾宣講政策,讓大家暢所欲言,達到雙向交流溝通;農忙時深入田間地頭結合生產實際,在指導群眾開展生產的同時,用接地氣的語言向群眾宣傳涉及到的惠農政策使群眾對黨的惠農政策入腦入心

二、禮縣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扶貧夜校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

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扶貧夜校宣講力量比較薄弱一般來講,各貧困村駐村第一書記或幫扶隊長擔任宣講,但他們大多都沒有經過專業而系統的培訓,對部分政策掌握不夠精準,存在著一定的政策“盲區”,所謂自己臉上的痣自己看不到的,讓他們再去給群眾解釋時難免出現失誤;有的身兼數職,沒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理論政策研究學習中很難再準確的給群眾去宣傳,存在政策“懸空”的可能性,達不到預期宣傳效果。有些幫扶隊員也只是配合參與開展扶貧夜校,平時又缺少對政策的主動研究,加上理論水平等因素,很難獨立完成扶貧夜校的宣講工作。對此建議,一是相關部門加大對政策宣講人員的培訓力度,能夠定期舉行系統的理論培訓,組織交流學習等,以提高宣講水平和能力;二是將平時對政策的宣講納入個人年終考核范疇,實行積分累加制,以便更好地促進扶貧夜校的常規化開展。

(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扶貧夜校的受教人群層次不同。受教人群大多是農村留守老人、婦女,或者是文化層次相對較低的人群,要對這部分人進行理論政策宣講,要求宣講者既要有足夠深厚的理論功底,又要有很“接地氣”的宣講技巧,把各項政策永群眾能聽的懂的話講出來,這無疑對宣講干部又提出了新的考驗和挑戰。這就要求宣講干部平時多與群眾交流溝通,了解他們的需求,再結合實際進行引導,使群眾能夠真切感受到社會發展政策帶來的“福利”。

(三)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扶貧夜校缺乏嚴謹的考核機制和獎勵辦法。理論政策宣講作為農村基層黨組織意識形態領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將開展情況納入基層黨建意識形態工作的年終考核范疇進行評比,出臺相關的獎勵辦法和激勵機制,讓扶貧夜校理論宣講在基層開展形成常態化。同時,應充分發揮新媒體微信微博等交流平臺的優勢通過相關平臺讓本村外出人員能夠隨時關注家鄉的發展變化,并為家鄉發展建議獻策

作者單位 禮縣委宣傳部派駐雷壩鎮坪頭村駐村第一書記兼幫扶工作隊長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