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王治)洛塘鎮位于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東南部,S206省道、武罐高速穿境而過,是212線大姚公路的咽喉重鎮,總面積277.7平方公里,全鎮轄34個村161個村民小組6653戶26698人,2013年底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496戶10353人,貧困發生率達38.78%。建檔立卡貧困村28個,占全鎮村總數的82.4%。全鎮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總數位列武都區第一,是全區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2017年洛塘鎮被確定為全省深度貧困鄉鎮。近年來,洛塘鎮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省、區各級幫扶單位的鼎力幫助下,我們面對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的艱巨任務,在形式倒逼中統一思想,在背水一戰中磨礪意志,在“強弱項補短板”中精準施策,通過艱苦努力,截止2019年底,全鎮累計減貧2442戶10250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48%,27個貧困村穩定脫貧退出,剩余未脫貧村1個,未脫貧戶36戶128人,2020年實現全部脫貧退出。
全面完成脫貧攻堅“3+1”沖刺清零行動,徹底排查并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項。產業扶貧取得巨大成效,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摘窮帽、斬窮根的關鍵舉措來抓,實現鄉村特色產業全覆蓋。共建成68 個農民專業帶貧合作社, 3 個農業產業示范園和示范點。特色產業種植面積達4.82萬畝,畜禽規模養殖戶達108 戶,規模養殖場 24 個,土蜂3800箱,中鋒 1890 箱。
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走遍洛塘大地,看扶貧巨變:一條條水泥路環村莊繞田野,一座座新居錯落有致,一個個文化廣場便民利民……一幅美麗洛塘新畫卷正在徐徐展現。
“拆危治亂”深入推進,洛塘鎮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作為助推精準脫貧、實施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堅持“拆危”與“傳承”、“整治”與“保護”并重,拆除長期閑置廢棄的危房、老舊房、“空心房”、廢棄的草房圈舍、殘垣斷壁等,既有效改觀了村容村貌,又從精神上提振貧困戶的脫貧信心。社會保障體系穩步推進,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低保、五保、臨時困難救助等社會保障政策全面落實。
時不我待,催人奮進。
洛塘大地,萬象更新。
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鎮上下將持續發揮脫貧攻堅機制體制作用,接續推進鞏固拓展成果,同興村振興有效銜接。洛塘人民滿懷信心,昂首闊步,向著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繼續前進。
在貧困堡壘的攻堅之地,各級幫扶單位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全力投身脫貧攻堅決戰之中。從黨建引領到脫貧攻堅、從產業扶貧到民生改善,駐村幫扶工作隊認真履行助推精準脫貧、推動鄉村振興、建強基層組織、為民辦事服務、提升治理水平的五大職責。認真制定發展規劃,落實幫扶措施,幫助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充分發揮了扶貧政策的宣傳員、貧困群眾的服務員、矛盾糾紛的調解員、資金項目的監督員、強基固本的指導員、精準脫貧的戰斗員的作用,他們用通俗易懂的話語,把黨的聲音傳進千家萬戶、把小康夢想送到田間炕頭,讓洛塘老百姓鼓足了致富勁頭。與此同時,各級人大代表充分發揮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以陣地建設、代表履職為抓手,緊緊圍繞“萬名人大代表助推脫貧攻堅行動”,堅持目標不變、靶心不散、頻道不換,主動作為,為全鎮精準脫貧工作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
近年來,洛塘鎮全面落實產業發展舉施,結合自身實際和資源稟賦,積極探索以“中心鎮區發展服務產業、興華片區打造鄉村旅游、西支片區培育土蜂養殖、三才片區壯大花椒種植、后溝片創建食用菌栽培基地、盤底片區種植“綠色”蔬菜”的產業發展思路,通過發展中長短相結合的扶貧產業,增強貧困戶“造血”功能,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在持續發展花椒、核桃、中藥材、土豬、土蜂、土雞、茶葉等特色產業的基礎上,大力發展辣椒、魔芋、香菇、木耳、中蜂等短平快產業,同時結合“黨支部+合作社+電商+農戶”產業發展模式,進一步規范農民專業合作社運行,建立專業合作社和貧困群眾利益聯結機制,努力打造“和平村寶”、“隴原山水”等一批特色鮮明、規劃合理、帶動能力強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和電商銷售平臺,有效帶動了貧困群眾增收。
走遍洛塘大地,看扶貧巨變:一條條水泥路環村莊繞田野,一座座新居錯落有致,一個個文化廣場便民利民……一幅美麗洛塘新畫卷正在徐徐展現。自脫貧攻堅開展以來,洛塘鎮搶抓歷史性機遇,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夯脫貧攻堅“硬基礎”。五年來,全鎮共實施硬化34個村通村社道路150公里、巷道126500米,農村危房改造974戶、易地扶貧搬遷579戶3385人、安全飲水3244戶、風貌改造980戶、安裝太陽能路燈1371盞,新修便民橋33座,垃圾池175座,文化廣場34處,161個社動力電實現全覆蓋,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提升,極大改善了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提高了公共服務水平。
洛塘鎮黨委政府按照市區兩級“拆危治亂”工作要求,積極作為,把“拆危治亂”工作作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切入點,將“拆危治亂”與脫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深度融合,緊緊圍繞總體鎮村規劃,以村社為基本單元,深入分析梳理,結合產業、突出個性,把彰顯洛塘特色始終貫穿于“拆危”工作全程,堅持先規劃后行動、先簡單后困難、先打點后擴面的原則,層層遞進,集中時間、集中力量、集中精力,按照應拆盡拆的原則,率先在全區推進農村“拆危治亂”專項行動。洛塘鎮共拆除危舊房2730戶14838間283319.6平方米,拆除殘垣斷壁2746處2272635米,清理各類廢物垃圾2857.3噸,恢復耕地341.7畝,拆除危舊房屋間數位列全市、全區第一,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近年來,洛塘鎮按照中央、省市區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安排部署,將健康扶貧作為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內容,強化組織領導,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健全健康扶貧工作機制,統籌整合資源,突出工作重點。建立規范化村級衛生室,實現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0%參保,嚴格落實“一人一策”簽約服務,實現慢病卡應辦盡辦;積極落實分級診療政策,全面實行“先看病、后付費”“一站式”結算服務,落實補償政策,貧困人口基本醫療保銷比例達到85%以上;確保貧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有效解決了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
“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道路上,洛塘鎮始終秉持“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的理念,將就業扶貧作為脫貧奔小康的有效手段,不斷加強組織領導,創新思路舉措,整合力量推進,抓牢抓實就業扶貧各項工作,整合各類資源,加大就業宣傳力度,積極開展貧困勞動力技能培訓,廣泛收集務工信息,建立完善“一庫五名單”,拓寬勞務輸轉渠道。以新疆招錄新職工、青島東西扶貧協作為契機,積極搭建就業服務平臺,促進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建成扶貧車間1家,全鎮共輸轉勞動力7621人,開展技能培訓3689人,開發公益性崗位472人,實現了全方位、多渠道、各領域增加貧困群眾收入,進一步助推脫貧致富步伐。
洛塘鎮嚴格按照“兩不愁、三保障”和省市區“3+1”沖刺清零要求,健全完善“控輟保學”機制,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落實“兩免一補”教育資助政策,實現貧困家庭學生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資助政策全覆蓋,落實特困學生救助、殘疾兒童“送教上門”、“雨露計劃”政策,確保全鎮無一人因貧輟學,同時提升完善教學條件,新建洛塘中心小學1所,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引進教育人才,增強師資力量,實施教育強民,技能富民的精準扶貧舉措,實現了貧困家庭從根本上脫貧致富。
為了深入推進脫貧攻堅工作,豐富貧困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激發干部群眾的脫貧熱情,凝聚社會各界幫扶力量,近年來,中國文聯、中國曲協、甘肅省文聯、甘肅省書協、區文聯先后深入洛塘鎮開展文藝助力脫貧攻堅系列活動,累計為貧困群眾贈送“中堂”150余幅,橫屏160余幅,現場創作書法作品530余幅,通過開展文藝助力脫貧攻堅活動,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新時代,文藝工作者揮毫潑墨書寫時代主旋律,進一步用活用好精神扶貧、文化扶貧政策,切實提高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激發了貧困群眾共同致富奔小康的熱情,提振了貧困群眾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信心和決心。
風雨多經志彌堅,關山初度路猶長。洛塘鎮黨委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按照“四個不摘”要求,善作善成、善始善終,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進一步振奮精神、凝心聚力、扎實苦干,為積極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高質量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收官之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幸福、美麗、和諧新洛塘而努力奮斗。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