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宕昌訊 用鮮活的微視頻,講述廉政故事,筑牢初心使命……近年來,宕昌縣將長征精神融入廉政教育之中,用紅色文化浸潤人心,不斷筑牢拒腐防變思想堤壩,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播撒廉潔種子,弘揚清風正氣。
宕昌縣紀委監委在建好“硬件”的同時,注重“軟件”升級,確保紅色教育基地見物見景,見思想見精神,縣上把紅軍長征哈達鋪革命故事編成書,排成劇,拍成微視頻,通過講好紅色故事,擴大紅色基地的影響,提升廉政基地的魅力值,讓紅色資源“活”起來,紅色教育“火”起來。
傳承先賢之風,汲取精神力量。周恩來同志在長征途中積勞成疾,沿途更是缺醫少藥,肝囊腫病情惡化,到達哈達鋪時身體十分虛弱,在當地老中醫暢通老先生的悉心醫治下,病情很快好轉。周恩來到暢通先生家送去醫藥費用時,暢通先生堅決不收,無奈之下周恩來將隨身多年的一把銅勺贈予暢通先生留作紀念。后來“同善社”被當作革命舊址保護起來,暢通先生才知道他醫治的那位首長竟然就是周總理。
鞏固拓展黨史教育成果,用革命文化淬煉高尚品格。“五一”假期,宕昌縣紀委監委利用內容生動,制作模式新穎的廉潔文化故事《一把銅勺》微視頻,開展以紅養廉,以紅潤廉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廉潔文化建設的針對性有效性,通過云上黨課,神情并貌,掌上學習,細細體會故事情節,欣賞精美畫面,時時提醒干部職工廉潔干事、廉潔做人,在接受革命文化熏陶的同時,重溫百年黨史,力爭把廉潔意識和觀念逐漸滲透到工作生活,讓紅色廉政教育看得見,聽得到,摸的著,接地氣,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弘揚新風正氣,鑄就廉潔之魂。
尋找紅色遺珍 講述革命故事。今年來,宕昌縣紀委監委把廉政教育融入干部群眾工作生活全過程,以廉政文化雨露,滋養黨員干部心靈。打造掌上紅色課堂,是宕昌縣帶“火”以紅養廉,以紅潤廉的又一創新舉措。1935年9月18日,紅軍長征到達哈達鋪,這時紅軍指戰員的身體已非常虛弱了。紅軍一直對百姓秋毫無犯,生怕群眾的利益受損,紅軍有嚴明的紀律,絕不拿群眾一針一線,都是堅持以市場價格平等購買物資。有了充足的物資后,紅軍總政治部特別提出“大家要食得好”的口號。宕昌縣紀委監委又根據革命先烈故事制作微黨課視頻——《大家要食的好》,成為點擊率很高的視頻作品。在手機或電腦上點開課件,可以一鏈式觀看,不用走出家門,就可以觀看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的現場放學,特別是在疫情,節假日期間,極大方便了縣內外黨員干部群眾的革命文化和廉潔文化教育基地的互動性,體驗感。宕昌縣紀委監委負責人介紹說。
劉國慶 宕昌縣委宣傳部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