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文縣訊 今年4月份,隴南吹響了“萬名人大代表助推城鄉環境衛生整治行動”的號角,文縣臨江鎮各級人大代表聞令而動,順勢而為,多點開花,以強烈的責任感和廣泛的代表性,積極投身環境衛生整治行動,助推人居環境增添了新的圖景。
聚合各方力量,助推人居環境“凈”起來
“我們的環境衛生變好了;國道212沿線明顯比以前干凈多了;群眾的生活習慣也慢慢改變了;村里的五保戶、留守老人時不時還有人給打掃衛生;各村的環境衛生真是有了新變化。”……
在人大代表助推環境衛生整治行動現場,代表們發自內心的感慨!
立夏五月,文縣臨江鎮蔣馮村陽光明媚,草木青翠,漫步街頭巷尾,干凈整潔,格外舒心舒暢。這份環境衛生整治行動的“成績單”源于該村的鎮人大代表、村婦聯主席蔣菊桃的履職盡責。她既是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也是一名稱職的婦聯主席。臨江鎮“人大代表助推環境衛生整治行動”啟動后,她率先組織村上的人大代表、婦聯支委以“巾幗佳美積分超市”為載體,開展“關愛服務”行動和“小手拉大手”清潔美麗家園行動,帶領村上的愛心婦女們入庭院、進室內,為留守老人、特困供養人員打掃衛生、整理床鋪、洗衣理發等;分區域、分地段對村道、花園、廣場、房前屋后的環境衛生進行常態化整治,村內面貌煥然一新。
“我們應該制作一些1分、2分的積分小卡片,愛心婦女們每打掃一次衛生,發給一張對應分值的卡片,一季度以卡片總積分兌換相應的日常生活用品。這樣,可以精準量化出勤情況,還可以更好地激烈她們參與活動。”蔣菊桃建議說。
蔣馮村只是臨江鎮“人大代表助推人居環境整治行動”的一個縮影。該鎮臨江村、寨子村、四新村、東風村的人大代表、村婦聯主席也不甘示弱,以“代表”的身份,帶領公益性崗位人員定期打掃環境衛生,引領其他村的人大代表積極行動,紛紛打卡。今年以來,鎮村兩級開展環境衛生整治行動60多次,清理垃圾1066處,整治堆積物1927處,開展關愛服務行動3次140多人次。
打造生態廊道,助力人居環境“綠”起來
打造生態廊道既是創造臨江良好生態環境的需要,也是展示文縣“北入口”形象的重要窗口。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臨江鎮各級人大代表與黨員群眾、公益性崗位人員繆力同心打造國道212沿線綠色長廊。三月份以來,共栽植紅繼木、小葉女貞、南天竹、木春菊等行道樹16000多株、金竹12000多株,栽植香樟、紅葉石楠共1200多棵、馬蓮花10萬株,打造小景點8處。仲夏五月,從臨江北出口的月亮壩村沿國道212文縣方向一路向南,隨處可見綠色生態優美的人居環境。
創建振興示范,加速人居環境“靚”起來
“美麗四新歡迎你!”站在四新橋上看四新,是一個正在發展變化中的“新”四新。文化廣場上工人們正在緊鑼密鼓地忙建設,廣場周圍栽植的綠樹青草增添了夏日的生機,房屋風貌改造一天一變化。
該村的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盧永斌和村委會副主任盧海巨都是本屆新任的鎮人大代表。他們搶抓四新被列為市級鄉村振興示范點的機遇,多次召開群眾大會,宣傳政策,聽取群眾建議,共同商討四新振興規劃,凝聚發展共識。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協調征地7.5畝,修建標準化文化廣場1個,帶領群眾種植蜜桔大雅二號100畝,拆除危舊房113間、殘垣斷壁418米,實施“廁所革命”144戶,修建垃圾池1座,實行垃圾日清運和集中處理機制,村內環境衛生狀況持續向好。
“你看,我們的村道怎么樣?比其他村干凈吧!”鎮人大代表、四新村包村領導王斌指著又長又干凈的村道自豪地說。
與此同時,該鎮的東風村、月亮壩村的人大代表、村干部緊跟鄉村振興的步伐,爭取政策支持,實施了人居環境提升改造項目,村容村貌更加靚麗,人居環境更加宜居舒適。
據了解,下一步該鎮人大主席團將聚焦“萬名人大代表助推城鄉環境衛生整治行動”,在鎮黨委的領導下,帶領全鎮上下人大代表更好地發揮作用,引領廣大群眾,持續發力、久久為功,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貢獻人大力量。
(通訊員 吳明瑞)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