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武都:枝葉關情

時間:2022-06-02 00:45:59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趙彥明)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發展的根本目的,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翻開武都的民生賬本,百姓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錢包越來越鼓、就醫負擔越來越輕、生活環境愈發宜居……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要推進民生保障和社會建設,讓人們群眾過上更有品質的生活,市第五次黨代會提出要打造美好生活福地,武都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就業、醫療、養老等民生問題入手,持續加大對各項民生事業的投入力度,推動一項又一項民生新政破浪前行,一件又一件民生實事落地生根,用心、用情、用力理好民生枝葉,培育幸福之林

nEO_IMG_圖片1.jpg

廣廈萬間 安居圓夢 ☆

住有所居、住有宜居,是每個家庭的夢想。武都區始終把群眾的安居夢放在心上,堅持以改善群眾住房條件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加大棚戶區改造和老舊小區改造力度,讓群眾住房條件得到質的飛躍。

nEO_IMG_圖片2.jpg

這幾天,剛剛簽了縣門街(二期)棚改項目房屋征收補償安置協議的縣門街住戶楊柳對未來的新居充滿期待,他說:棚戶區改造后水電氣暖配套設施齊全,上下樓再不用爬樓梯了,通過棚改不僅讓我們的住房條件得到了改善,更是提高了我們的生活品質,真的讓人期待。

城關鎮梁園社區位于武都舊城區以西,轄區內居民自建房居多,由于缺乏專業城市建筑設計規劃,房屋建設密度高,道路狹窄通行能力差,消防安全隱患多。為了改善居民居住、出行條件,武都區今年啟動實施了梁園片區消防通道建設及棚戶區改造項目。

nEO_IMG_圖片3.jpg

今年67歲的王為成是梁園消防通道市場版塊的住戶,他最近正忙著在房屋征收辦公室選房并簽訂房屋征收安置協議,談起這次棚改,王為成非常感慨,他說:我們原來住的是自己修的三層小樓房,自己有個小花園能種些花花草草,還能經常在院子里曬曬太陽。搬到樓房之后,我和老伴兒最擔心的就是,沒有自己的小花園了。但是經過工作人員和子女們的勸說和一番思想斗爭,現在我們自己也想通了,再過幾年我和老伴兒年紀越來越大,買點重的東西,沒有電梯上下樓也不方便,而且我們這兒道路狹窄,遇到緊急情況也不安全,通過這次棚改不僅把我們的居住環境改善了,更重要的是讓大家住的更安全了!

nEO_IMG_圖片4.jpg

群眾的殷殷期待體現著民生福祉的發力點,近年來,武都區持續推進濱江體育場、騰飛大廈、縣門街、兩水鎮、漢王鎮、安化鎮、中山街等7個棚戶區改造項目,7個棚戶區項目均已全面開工建設,項目批復總投資55.03億元,開工總占地面積371畝,總建筑面積120萬平方米,已累計完成17億元。

如今,隨著棚改工程的順利實施,曾經基礎設施差、安全隱患多、居住環境惡劣的歷史正在被改寫,一棟棟拔地而起的高樓,一個個舊貌換新顏的小區正在承載著群眾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希望。一座讓市民住的安心、住的順心、住的放心的宜居城市正在奮力奔跑。

學有所教 學有優教

教育是基石,教育更是未來。在武都實驗中學,校園內嶄新的教學樓整齊排列。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各種多媒體教學設備一應俱全。學校的多媒體教學、校園安保、校園智能網絡廣播、自動辦公等系統,實現了教育、教學、科研、管理、生活、安全、服務等網絡化全覆蓋。

nEO_IMG_圖片5.jpg

通過實驗中學的小窗口折射出的是武都區提升辦學條件,辦優質教育的大動作。為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武都區聚焦教育之根本,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全區普通中小學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等各類教育持續健康協調發展。高標準建成了武都實驗中學,拉動了城區教育布局調整,城關中學整體搬遷到原武都二中,新成立了濱江小學、城關小學,分設江北小學,城區新增小學學位近7000 個,極大地解決城區大班額問題。

我們學校以前都是大班額,現在都成為了55人的標準班,在師資和教學,硬件設備上都有了全面的提升。現在我們上課不僅有寬敞的地方,更有多媒體、平板助教。而且我們也開設了各項興趣小組,有籃球、沙畫、舞蹈、科學、跆拳道、書法等,我們在專注教育的同時也關注了孩子們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城關小學教師曹瑩說。

nEO_IMG_圖片6.jpg

同時,武都區積極推進互聯網+教育,配備遠程教學直播設備28套,有25所學校使用網上閱卷系統進行在線評卷及成績分析。校園網絡實行提速降費,實現百兆光纖寬帶上網,完成了所有教學點的遠程教育數字資源全覆蓋工程,中小學信息技術裝備配齊率達到100%

nEO_IMG_圖片7.jpg

學生家長王科亞對記者說:作為一名家長,我覺得咱們武都現在各學校的教學條件、教學環境都很好。我們把孩子放在家門口的學校上學很方便,孩子學習成績都還不錯,我們家長也很放心。

從有學上到上好學,從學有所教到學有優教,教育上的精心著墨換來的是民生的道道重彩。

健康武都 奮力繪就

病有所醫,老有所養,是百姓最關注、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目前,正在建設中的武都區醫養結合醫院位于武都區兩水鎮,該項目占地總面積110畝,建筑總面積11.24萬平方米,總投資5.05億元,已完成投資3.1億元。將按照醫療+養老護理的模式,主要建設綜合樓、針灸康復大樓、居家養老中心、護理院、體檢中心、人防及附屬工程,以醫療為保障,以康復為支撐,做到醫養結合。

nEO_IMG_圖片8.jpg

截止目前,醫院綜合樓、針灸康復樓已完成土建工程,正在進行裝飾裝修施工。居家養老中心、護理院、體檢中心、人防地下室及附屬等工程正在基礎工程施工,計劃于202211月建成。該醫院建成后,將進一步優化武都區醫療資源布局,提升醫養結合特色水平,為全區人民的健康和養老提供便利、高效、舒適、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

nEO_IMG_圖片9.jpg

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晴。為實現老人醫中有養、養中有醫,全區兩家二級以上醫院均設立了老年醫學科,增設老年醫療養護床位60張。依托鄉鎮衛生院(中心),社區(村)家庭醫生團隊,組織開展為老年人健康體檢,建立健康檔案,加強健康宣傳等,為居家老人提供連續性、便捷、高效的健康管理服務和醫療衛生服務。

同時,武都區全面推進遠程信息平臺建設,區級醫院先后與省級三甲醫院建立了17個專科聯盟,實現了遠程會診、遠程診斷、遠程教育、病理討論等多項技術合作。

早上九點,位于武都區安化鎮區第三人民醫院的大夫正通過遠程會診系統連接區第一人民醫院的專家,為一個4歲的小朋友線上會診、看病開方,患者足不出村就可以得到上級醫院醫生的診治,互聯網+健康扶貧為患者節約了大量的時間金錢。

nEO_IMG_圖片10.jpg

 遠程會診對我們農村確實方便,不用進城,又節省費用,還節省時間。原來找專家看病還要跑去城里,現在在網上就可以咨詢,非常方便。患者家屬馬紅娥說。

在東西協作項目的幫扶之下,青島市西海岸新區第二中醫院向我們醫院派來了11名專家對我們的業務進行了指導,使我們醫院的診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另外給我們提供了流動醫院和遠程會診平臺,我們可以通過遠程會診平臺讓青島的專家給我們這邊的群眾會診,這樣既方便了群眾看病,也讓我們在會診中學習到了很多前沿的醫療專業知識。” 區第三人民醫院副院長、中醫內科主治醫師楊富貴說。

nEO_IMG_圖片11.jpg

 悠悠萬事,民生為重。一項項惠民工程、一件件民生實事,見證著武都的發展溫度,也記錄著全區上下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結出的豐碩成果。

道行致遠,不忘初心;逐夢啟航,未來可期。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武都兒女將迎風而行,步履不停……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