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康縣訊(通訊員:張妮、趙琳)今年,康縣陽壩鎮以推進“三個共同”促振興產業示范村創建工作為契機,采取“集體合作社+保底托管茶園+勞務隊務工+統管統采統銷”的發展模式,指導成立了油房壩村集體合作社——康縣梅子園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并成立梅子園合作社黨支部,現共有黨員22名,合作社成員69名,勞務隊成員78名。整合農特產品品牌--隴尚皇,產品涵蓋茶葉、天麻、食用菌、中蜂、山野菜等農副產品特色資源,并通過多層級開展宣傳,提升農副產品知名度。
健全機制促發展。為建立健全合作社管理制度、財務制度和利益分配機制,組建由村委會控股、吸引能人大戶參股、留守閑散勞動力參與的運行規范、管理科學、決策民主、監督有力的具有現代企業管理模式的新型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社員從事生產經營,獲取利潤,達到整治撂荒地、閑散土地、閑置房屋集約化經營管理、發展特色產業的社會效益和解決留守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穩定增加群眾收入、壯大村級集體積累的經濟效益。村級集體經濟壯大后,建立長效的獎勵激勵機制,最大限度調動廣大群眾共同參與衛生保潔、設施維護、村內事務、關愛服務的積極性,將農村社會治理由目前單一的行政推動向經濟手段、獎勵激勵做有益嘗試,最終實現共同管理的農村社會治理新模式。
創新機制添活力。茶園“保底托管”,以油房壩村為中心,動員梅園溝沿線5村69戶將茶園以“保底托管”的形式加入梅子園集體合作社,茶園托管共計208畝,簽訂保底托管協議。老茶園保底價按茶樹長勢分為1、2、3等,保底價分別為300元/畝/年、200元/畝/年、100元/畝/年;新茶園保底價按茶樹長勢分為1、2、3等,保底價分別為600元/畝/年、700元/畝/年,800元/畝/年,所得收益40%用于村集體經濟積累,60%用于保底托管、茶園管理、茶葉采收費用、發放到農戶手中。截止目前動員群眾“保底托管”茶地208畝,支付農戶茶葉鮮葉款40余萬元。
依托資源強基礎。統一管理組織賦閑在家的青壯年,婦女、老人成立梅園溝7支勞務隊78人,對茶園實行統一耕作,統一管護。截至目前,油房壩村共高標準管護茶園600余畝。同時,積極動員勞務隊青壯年勞動力跟班加工,通過炒制茶技能競賽及邀請炒茶能手等方式現場進行培訓,計劃每個村至少培養3-5名炒茶制茶技術骨干,目前已培養茶葉加工技術骨干16名,為茶葉發展儲備人才優勢。
圍繞銷售增收入。目前合作社已收購,動員集中采摘鮮葉16000余斤,加工干茶4000余斤,總價值140余萬元。通過線上入駐定點扶貧消費網絡平臺云筑網,并積極開展“認購一畝茶,助農暖萬家”活動,并邀請隴南公益形象大使龍江輝線上直播帶貨,拓寬茶葉銷路;同時在廠區集中展銷、超市柜臺銷售、賓館客棧選購等方式進行線下銷售,銷售額已達50余萬元。
下一步,該鎮將持續以黨建為引領,發揮村級黨組織的主導作用,以“三個共同”促振興示范村創建為抓手,整合各方資源,激發發展活力,不斷探索完善長效運行機制,著力構建村集體、農戶、企業等多方共同管理、共同提高、共同發展的產業格局,走出一條產業引領、群眾增收、企業發展的良性互動新路子,有效助推當地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