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禮縣訊 “老楊,趕快歇一會兒吧,這么熱的天,讓您下地干活,我們心里真是過意不去...”群眾口中的“老楊”,正是石橋鎮常山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書記楊樺。
提起老楊,常山村的群眾人人熟知。年過5旬他,自打駐村以來,真真切切地把自己當成了常山村人,誰家有幾口人,誰家有什么困難,誰是“三類”重點人群,誰家種的什么莊稼,可謂是件件知曉,事事在心。當提及駐村的日子艱苦繁雜時,老楊的“犟勁”立馬就上來了,他一直不愿意用“苦”來形容駐村的生活,因為肩上的責任,因為心中的情感,因為腳下的熱土,他視群眾為鄉親,把常山村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
入夏以來,老楊每天都要到田間地頭查看村里莊稼的長勢和成熟程度,誰家的預收效益好,他都牢牢地記在心頭。出生于農村的他,對種莊稼地的技術很嫻熟,踏入田間幫群眾干活是常有的事,他還不忘“土味式”講政策、“嘮嗑式”聽民意,久而久之,駐村“老楊”在群眾心中扎根了。
村民孫川娃家的油菜熟透了,但母親重病住院需要照顧,妻子在外務工難以返回,看著漫山的油菜都大規模收割了,孫川娃心急如焚,得知情況的老楊在和村“兩委”干部商量后,成立了幫收小分隊,僅用一天時間就完成了2畝多油菜的收、割、拉、運,著實解了孫川娃家的“燃眉之急”。
“老楊,您作為一名干部,沒想到干農活也是個‘好把式’...”忙著割油菜的趙亂世還不忘調侃在旁幫忙的老楊,在炎炎烈日下,老楊挽起袖管,頭戴草帽,一邊拭汗,一邊揮鐮攬禾,辛勤勞作的身影宛如一名地地道道的莊稼人,伴隨著耕牛的鈴鐺聲、悠揚的山歌聲、孩童的嬉鬧聲,宛然一派豐收的喜慶。
“和群眾打成一片,干點實事,我是滿心的踏實與慰藉,駐村工作,就要踏進田間地頭,就要融入群眾中間,現在正值夏收農忙時節,常山村在家的多為留守老人和孩子,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出現,為他們排憂解難,從群眾關心的事著手,為他們送去一份溫暖,傳遞一份真情,我想這就是駐村幫扶工作的意義所在...”說到這里的老楊些許哽咽,但眉眼間也透露著欣慰與滿足。
搶收“三夏”,助農增產,是為民辦實事、解民憂、除民困的務實之舉,石橋鎮以“黨群活動日”“崗位大練兵、業務大比武”為載體,廣泛動員鎮村干部、駐村幫扶隊員,開展助農增收活動,全力打好夏收“硬仗”,力保夏糧顆粒歸倉。 (供稿:梁娣娃)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