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禮縣訊 清晨,織熱的朝陽焦急地揭開大地神秘的面紗,揉醒萬物惺忪的睡眼,清脆的布谷鳥叫聲,在山澗溪谷此起彼伏,勤勞的農人早早離家,便在莊稼地里歡快的忙活起來了。
六月的天,湛藍湛藍的,微風乍起,麥浪涌動。尖尖的麥芒,吐露著生而無畏的倔強;飽滿的麥穗,滿載著秋播夏收的希冀。麥子熟了,鋪設出一地燦爛的金黃,夏風吹來,又是一季成熟的酣暢。
常言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今年以來,為全力保障糧食安全,牢牢守住耕地紅線,滿足群眾糧倉面袋,禮縣石橋鎮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理清“川壩蔬菜、半山林果、林緣藥材、宜區養殖、全域糧油”的發展思路,全面落實“六個一批”整治措施,逐村逐戶逐塊開展撂荒地“整治戰”,通過自愿耕種、流轉耕種、托管耕種、集體耕種等方式齊抓共管,著力讓沉睡的“撂荒地”蛻變成復蘇的“希望田”。
“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全面落實省市縣黨代會精神和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之年,石橋鎮立足鎮情實際,發揮資源稟賦,著力在“黨建+產業”上做文章,在“三變”改革上花心思,在實現群眾增收致富上求突破。經過持續不斷的撂荒地整治工作,全鎮種糧面積持續擴大,產量較去年大幅增加”。石橋鎮副鎮長馬原說道。
走進禮縣石橋鎮宏鑫園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千層梯田麥浪相接,顆粒充實飽滿的麥穗沉甸甸的隨風搖曳。頭戴草帽的合作社負責人田斌正躬著身子,不斷的用手撥弄著麥穗,盤算著豐收事宜。“今年風調雨順,莊稼長勢喜人,根據現在這個情況來看,每畝大概能產近800斤糧食,今年效宜好,我也更有信心通過農業發展經濟了……”在烈日下忙活的合作社負責人田斌的笑容越發燦爛。
西江水沿線,岸闊地沃,豐收的勢頭盡收眼底。站在自家田埂上凝望麥田的種糧大戶劉存才心中的喜悅溢于言表。“現在的年輕人都覺得莊稼地不養活人,寧愿外出務工也不愿意在家種地,大好的農田閑放著,我們老一輩人看著真的很可惜。我們老兩口兒60歲出頭,平時種地干活都沒問題,今年我家的5畝小麥長勢特別好,你看這用手一搓,麥粒飽滿有份量,嚼起來滿嘴清香,我們老百姓是家中有糧,心中不慌啊!”
針對即將到來的夏收工作,禮縣石橋鎮以“崗位大練兵、業務大比武”活動為載體,將“助農增收”作為學習踐行省十四次黨代會精神的試金石,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落腳點,按照包片駐村原則,分村分片區確定了夏收包抓責任人,組建了“黨員先鋒隊”,為開展夏糧搶收,確保顆粒歸倉做好了準備。
(通訊員:梁娣娃)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