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 黨國強 )為持續提升黨建引領發展水平,今年來,武都區玉皇鄉以“五抓五提升”為抓手,緊緊圍繞“五好黨支部”創建標準,積極探索“黨建+”模式,著力激發黨建新活力,為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提供堅強保障和有力支撐。
黨建+產業發展,激發鄉村振興“動力源”。按照武都區委區政府“3+6”產業發展體系要求,立足自身資源稟賦,推行“黨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在小石、大坪、玉皇坪、安窠等村栽植套種訂單辣椒277.5萬株,建立了1000余畝的“雙椒”套種示范區,引進專業合作社對訂單辣椒的前期栽植、施肥、澆水、修剪和后期采摘、出售進行全程跟蹤服務,為群眾戶均增收1800余元;在羊圈頭、大山、院子灣等村,引進農業公司流轉村集體及群眾荒地、耕地1000余畝,建立了千畝“甘肅省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武都紅芪標準化示范種植基地”和350余畝的大黃元寶楓種植基地,吸納周邊群眾就地就近就業900余人次。每年為群眾帶來流轉收益、分紅和務工收入40.68萬元,戶均增收1200余元,得到“引進一個企業、培育一個產業、帶動一方群眾”的聚合效益。
黨建+環境整治,繪就鄉村發展“新畫卷”。按照武都區委、區政府安排部署,扎實開展環境衛生整治“集中突擊月”活動,以路域環境整治、景觀節點打造為主要抓手,堅持與拆違治亂相結合、與打造景觀節點相結合,廣泛發動黨員干部和群眾積極參與,對公路沿線的柴草堆、垃圾堆、亂石堆、糞土堆以及墻面小廣告、亂搭亂建、排水溝等進行全面整治。共清理亂堆亂放70余處、殘垣斷壁400余米、廢棄柴草房3座、亂搭亂建26處、亂貼亂畫60余處、邊溝清淤8000余米,公沿線環境衛生亂象得以徹底整治,有效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和鄉容村貌,切實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黨建+鄉村治理,筑起黨群議事“連心亭”。積極持續探索“多元融合、協商共治、服務共享”的鄉村治理模式,建立干群“連心亭”,以“拉家常”的方式代替開會,在“拉家!钡倪^程中為民解憂,與群眾“憶往昔、話未來”讓村民參與到村內事務決策過程中,聽取群眾對鄉、村發展的好思路好建議,讓“連心亭”成為了解決群眾難題,化解群眾矛盾、凝聚群眾共識的連心平臺,架起了黨支部與群眾的連心橋。
黨建+廉政建設,營造風清氣正“好氛圍”。持續深化作風建設,結合紀律作風“十項整治”行動,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廉潔文化活動、因地制宜打造廉潔文化點位、拓展挖掘廉潔文化資源等方式,讓全鄉干部群眾在廉潔文化潤物細無聲的氛圍中自覺增強拒腐防變能力。同時通過觀看警示教育片、領導干部講黨課、紀法知識大宣講、廉政知識競賽、重溫入黨誓詞等教育形式,將廉潔文化元素有機融入到黨內組織生活之中,進一步強化黨員干部的廉潔意識。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生動局面,推動新風正氣在鄉村落地生根。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