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兩當縣全面推行隴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

時間:2022-08-04 13:13:41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兩當訊(通訊員:張筱溪 魏超為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進一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創新群眾工作方法、提升鄉村治理能力,兩當縣依托已建成的“民事直說”平臺,全面推行隴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發揮引領作用、運用兩種方式、瞄準三類問題、采取四種辦法,明確“向誰說”“怎么說”“說什么”“怎么辦”,對工作架構及方法進行再拓展、再提升、再優化,通過“說、議、辦、督、評、復”六個環節,實現民情直通、民意直達、民事直辦,努力將矛盾問題解決在一線,將群眾情緒理順在基層,最大限度消除不和諧因素,為建設“三城五地”,推進“十大行動”,做好“四篇文章”,加快推進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創造良好環境。

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擰成“一股繩”

工作多如麻線,黨建就是擰繩的力。兩當縣堅持黨建引領,結合縣情實際,印發《關于全面推行隴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的實施意見》,制作《隴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兩當平臺操作手冊》和工作流程圖,明確組織構架、說事方式、說事清單、辦事流程4個方面制度規范,對推行工作提出具體要求和指導意見。全縣116個村5個社區以黨支部為核心,成立由村(社區)“兩委”班子、群團組織、駐村幫扶工作隊、有威望的鄉賢、黨員群眾代表和“微網格”聯戶長組成的“民事直說委員會”。建立常態化入戶摸排制度和清單式管理機制,督促黨員干部撲下身子、邁開步子,積極傾聽群眾呼聲,引導群眾主動反映訴求,進一步暢通村情民意反映收集渠道,著力健全黨組織領導的法治、德治、自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

nEO_IMG_圖片2.jpg

《關于全面推行隴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的實施意見》

《隴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兩當平臺操作手冊》

兩當縣在組建縣、鄉、村三級網格化管理架構的基礎上,發揮群眾優勢,動員居住相近的住戶群眾自發組建一個“四鄰微網格”,讓鄰里之間互相提醒、互相監督、互相幫助,并確定一名熱心公益、責任心強的黨員或群眾擔任“微網格”聯戶長負責網格內的聯系群眾工作,使各項工作入村(社區)、入戶、入網格,全面打通宣傳、組織、發動、服務群眾的“最后十幾米”。

nEO_IMG_圖片3.jpg

“隴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制度墻

“村民家庭、鄰里之間難免有些矛盾糾紛,日積月累下來就有可能發展成影響村子和諧發展的大問題。”

在金洞鄉田壩村黨支部書記張倩看來,在調解矛盾的時候,如果只是雙方當事人談,就容易情緒激動,爭得面紅耳赤,甚至大打出手。通過民事直說“說事會”,大家把問題提出來擺在桌面上,坐在一起商量,并安排公道正派、雙方信服的中間人從中調解,事情會變得更好解決。

呼應群眾急難愁盼,搭建“兩座橋”

針對農村外出務工人員較多、疫情汛情期間人群不便聚集等情況,兩當縣各村(社區)把“民事直說”說事會開到了線上。

“今年擴大了烤煙種植面積,需要給新的烤煙房拉電,涉及4戶煙農的切身利益,希望能盡快協調辦理。”

“已聯系站兒巷供電所盡快拉電,解決燃眉之急。”

“現已拉電完成,煙房可以正常啟用。”

近日,站兒巷鎮高坪村村民劉磊磊通過“民事直說”小程序上傳了說事內容,很快便收到辦理回復。

nEO_IMG_圖片4.jpg

站兒巷鎮高坪村烤煙房通電運行

今年以來,站兒巷鎮首創開發了“民事直說”微信小程序,并在全縣范圍內推廣。群眾通過掃碼或在微信搜索“民事直說”進入小程序,先通過“我是誰”模塊進行身份認證,便可以在“我要說、我要查、我要評”其他三個模塊進行說事、查事、評事。縣鄉村三級管理員可以通過“事項辦理”“滿意度測評”“數據統計”等模塊,開展事項督促辦理和滿意度統計等事宜。相較于傳統的說事模式,通過微信群和小程序搭建起的“網上村落”不僅打破了群眾參與說事議事的時空限制,村民也能夠更加便捷、快速地了解事項辦理進度,在疫情防控、防汛減災等特殊時期,保證黨員和群眾信息對接“不斷線”,搭建起直通群眾心坎的“連心橋”。

nEO_IMG_圖片5.jpg

“民事直說”微信小程序

每月10日,縣四大班子聯鄉領導、鄉鎮領導班子、幫扶責任人、駐村幫扶工作隊在聯系村與村“兩委”成員、黨員群眾齊聚黨群活動中心,攜手開展黨群活動,共商共辦村事民事。除了“每月固定會說”之外,各鄉鎮(工作站)充分考慮特殊群眾的實際困難,開展“敲門訪視代說”,由網格員在說事會前到行動不便的特殊群體家中主動敲門訪視征集事項,會上“代說”。同時發揮“四鄰微網格”作用,在疫情防控、防災減災等突發應急狀態下,網格內住戶在微信群里每日進行“日報告”“零報告”,實行“四鄰網格零說”。在日常狀況下,針對群眾關心的急事難事,不必等到“說事日”,通過“四鄰”微信群隨時發現隨時說,由聯戶長逐級上報,即說即辦,不拖不等,特事特辦,有效提升了辦事效率。

nEO_IMG_圖片6.jpg

顯龍鎮板凳村線下民事直說會

聚焦鄉村全面振興,答好“三道題”

近年來,魚池鄉喬河村依托自身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優勢,建起了國家3A級旅游景區,搞起了鄉村旅游。如何盤活村里現有旅游資源、吸引客源、開發旅游產品等問題成為懸在喬河村人心頭的“村里事”。通過民事直說會,村上提出了利用閑置房屋打造成農家樂和民宿、依托自然景觀打造游樂場所等發展思路,這樣既有效利用資源,又可為村民帶來一份可觀收益,大家紛紛表示贊同。

nEO_IMG_圖片7.jpg

魚池鄉喬河村鄉村旅游民宿

今年7月,楊店鎮顏河村搬遷點群眾通過“民事直說”小程序提出加快護坡等基礎附屬設施建設進度的請求,以便他們早日搬遷入住。顏河村茹樹組和半山組“微網格”聯戶長收集到相關信息后,及時向顏河村民事直說委員會提交了村民反映的“心頭事”。楊店鎮政府向縣政府及相關部門積極協調上報指標,申請修建護坡等基礎附屬設施。當月下旬,顏河村民事直說委員會召開會議通報了相關事項情況,明確了事項辦理責任人和事項辦理時限。通過鎮村聯動、協同發力,聯系施工方排除萬難加快項目進度,目前護坡已完工,群眾自建房屋也如期開工。

nEO_IMG_圖片8.jpg

楊店鎮顏河村搬遷點護坡完工

nEO_IMG_圖片9.jpg

連夜施工加快項目進度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兩當縣瞄準群眾關心的“家長里短”和“雞毛蒜皮”,大到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規劃、村內路燈老舊失修、暴雨導致山體滑坡,小到鄰里間爭吵斗嘴、獨居老人生活物資采買、夫妻感情不和等,黨員干部將鄉村出現的所有矛盾糾紛進行歸類梳理,區分為“村里事”“鄰里事”“家里事”,根據矛盾大小、輕重緩急,按照“紅色特急、橙色加急、黃色平急、藍色一般”四個級別進行分級管理、對癥下藥、掛單銷號,將各類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群眾煩心事少了,點贊聲多了。

注重多元集成聯動,提升“四個率”

今年夏天的大暴雨導致西坡鎮店子村桃園組大溝發生泥石流,造成1戶居民房屋院落被掩埋,5間磚混結構房屋和1輛家用汽車嚴重損壞。村黨支部收到群眾提供的災情信息后,迅速反應,現場“直辦”,發動黨員、網格員和群眾志愿者將受災嚴重的姚秀良一家6口人安全轉移。對于后續安置問題,村支部書記李小勇主動“領辦”,聯系尋找了一處安全住宅用于一家人過渡期居住。村干部聯系鎮政府進行“聯辦”,在道路不通的情況下,排除萬難,及時將生活必需用品送到受災群眾手中。包村領導積極聯系保險公司為受災農戶申請房屋受損理賠和車輛保險理賠,并針對因災生活出現嚴重困難的群眾啟動“一事一議”,向縣政府申報大額臨時救助,具體辦事過程由鄉紀委和村監委會全程“督辦”,進一步做好受災群眾生活保障、災后恢復重建工作。

nEO_IMG_圖片10.jpg

西坡鎮店子村轉移受災群眾

“事不在小,關鍵在辦”,對議定的事項,通過現場“直辦”提升及時率、干部“領辦”提升響應率、村鎮“聯辦”提升辦結率、跟蹤“督辦”提升滿意率,針對群眾反映的各類問題,科學研判,分類型、分情況細化處理,確定辦事主體、靠實辦事責任。輕微矛盾由網格員“一對一”或“多對一”現場進行調解;較為復雜事項,必要時通過民事直說委員會會議等形式集中討論、集體決策,形成決議、定紛止爭;對“屢調不成”的疑難糾紛,按照議事規則,由委員會成員根據實際情況“包案領辦”,發揮協調會商作用,設定辦結期限;同時按照“村組上報、鄉鎮吹哨、站所報到”的村鎮聯合辦理工作思路,會同綜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等站所共同研究解決,并指導村級抓好落實,并由鄉鎮黨委、政府定期對矛盾糾紛辦理進度、辦結成效、辦事作風等內容進行“跟蹤督辦”,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截至目前,全縣累計說事6416件,辦結5141件,達到了以“小切口”解決“大問題”的目的。

nEO_IMG_圖片11.jpg

左家鄉政府聯合派出所、法院化解矛盾糾紛

群眾的訴求涉及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兩當縣把隴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與基層黨建、平安建設、精神文明、鄉村振興等工作有機結合,凝聚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合力,打造“民事直說+N”生態融合,著力構建開放式、多維度、零距離、全天候的六大平臺(干部溝通平臺、民情民意平臺、服務群眾平臺、政策宣講平臺、化解矛盾平臺、履職監督平臺),最大限度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