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成縣五措并舉抓實自然災害防范工作

時間:2022-08-20 00:16:35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成縣訊 成縣緊緊圍繞新時代應急管理工作重點和省、市防汛減災有關工作安排,充分發揮防汛抗旱指揮部的統領調度作用,按照優勢互利、資源共享、分工協作、穩步推進的原則進一步抓實抓牢自然災害防范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一、完善監測預警會商研判機制。組織縣應急管理、氣象、自然資源局、水務等部門聯合建立了應急管理與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聯動工作機制,形成了統一指揮、專長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平戰結合的預警會商研判機制,嚴格落實領導帶班和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確保第一時間發布預警信息并高效響應處置。同時強化行業數據資源的共享力度,實現應急管理、氣象監測預警預報,自然災害數據監測,雨情水情和災害風險等信息的共享,為準確、高效、科學應對自然災害,提升防災減災效能提供支撐。

二、建立預警信息叫應叫醒“兩條線”機制。一方面,印發了《成縣預警叫應聯動響應機制工作實施方案》《暴雨災害預警信號分類等級防御指南》,細化健全縱向傳導、橫向聯絡的叫應叫醒機制。通過微信縣直領導政務平臺、鄉鎮領導政務平臺、業務工作平臺、防災減災平臺以及應急值班電話、政務短信、視頻調度等方式確保預警信息及時準確傳遞到屬地村、社、場所和群眾。特別是今年7月份,聯合成縣移動公司建立完善了“一鍵群呼”應急通訊包平臺,建立鄉鎮級別數據庫,利用信息化手段以“一鍵群呼”語音消息“一桿子”插到,對各鄉鎮、村、社負責人,以及特定群體發布傳播預警信息和緊急情況下的避險通知。另一方面,按照行業歸口原則落實行業監管責任,由應急管理、工信、住建、教育、水務、文體廣旅、自然資源等行業主管部門分別對尾礦庫、工礦企業、施工工地、學校、水庫、景區景點、地質災害隱患點等重點對象、場所建立健全叫應叫醒機制,通過多種方式傳達預警信息,堅持做到“兩條線”“多保險”,有預警必有回應,確保信息覆蓋最大化,不留空白點。

三、建立小流域災情信息共享機制。及時通過省、市預報預警、甘肅省智慧水利平臺了解上游雨情、水情、汛情信息,結合實際建立了綜合研判、微信矩陣和聯動機制,實現了各鄉鎮的聯防互動。縣內“一江三河”流域均布設了四級責任,當上游發生強降雨汛情、災情或出現水位上漲等情況時,及時向下游鄉鎮、村、社發布預警信息,通報雨情汛情水情情況,為下游響應處置和組織緊急避險轉移贏得時間,最大限度避免和降低人員傷亡、財產損失。

四、細化預警與響應聯動機制。嚴格執行國家、省、市關于細化完善預警與響應聯動機制的有關政策和要求,及時修訂印發了《成縣防汛抗旱應急預案》《成縣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細化完善了《暴雨災害預警信號分類等級及防御指南》《暴雨災害各部門聯動措施和社會響應指南》,進一步明確了預警級別、響應方式和程序、各級各部門及社會公眾防范職責和措施,為分類分級、精準聯動、及時高效響應處置提供了依據。

五、建立緊急避險網格化管理機制。全縣17個鄉鎮依托村組和自然村分布,結合地形特點、居住密度和隱患風險情況,建立緊急避險管理網格2200余個,每個網格明確了網格員,配備了必要物資和設備,負責向網格內群眾傳遞重要預警信息、確保叫應叫醒、協助組織避險轉移。同時,鄉(鎮)、村(社區)兩級結合實際組建了相應的應急隊伍,按照就近、便捷、可靠的原則,確定了緊急情況下老弱病殘孕等特殊群體的轉移責任人,確保緊急情況下應轉盡轉,不落一戶一人,最大限度保障群眾生命及財產安全。(成縣政府辦 安亞敏)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