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武都區三河鎮:走好鄉村振興“幸福路”

時間:2022-09-08 17:36:12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 石晨)初秋的三河,村莊秀美、“雙椒”飄香,一座座院落小屋整齊排列,一條條產業路四通八達,一個個公園花香四溢……入目皆是景,處處是生機。

從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到鄉村振興的接續奮斗,三河鎮堅持強示范、育產業、補短板,穩步推進鄉村建設行動,村美民富產業興的“美麗鄉村”愿景正一步步實現。

nEO_IMG_三河鎮.jpg


青山綠水繪長卷

走進三河鎮竹林村,道路干凈整潔,公園花木交映,所見之處皆“美景”,美麗鄉村煥新顏。

“以前我們村環境衛生不好,家家戶戶門口都會堆放雜物、垃圾,難看不說,還有臭味。你看現在,家家戶戶都比著搞衛生,政府也亮化美化我們村,村里環境衛生好了,也更干凈了。政府還給我們建起了公園,現在花開得正好,我們轉的時候也有地方去了,心情也好了。”說起竹林村這幾年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后村容村貌的變化,村民陳君貴由衷地贊嘆。

今年以來,三河鎮按照區委“五看五比五促進”工作思路,積極響應“創衛”號召,將城鄉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再分解、再細化,以道路沿線、房前屋后、院落內外、河道溝渠為主戰場,結合拆違治亂、河湖“清四亂”,干群聯手開展環境整治攻堅行動,集中整治農村臟亂差,掀起了全力打造生態文明、人居環境優美的熱潮,擦亮了鄉村振興底色。

同時,三河鎮依托當地獨特色自然風貌、人文底蘊和紫泥文化,著力打造特色“微景觀”和公園式景觀綠化帶,為美麗鄉村建設錦上添花。

“自美麗鄉村建設開展以來,按照人居環境衛生整治的要求,我們全力推進生態長廊建設、河道‘清四亂’和村莊‘三清一改’清潔行動。各村通過固定日清掃環境衛生、整合村內閑置地及泥石流堆積區,建成法治文化廣場小公園1處,打造小景觀、小節點8處,清理危房115間,清理街道雜物200余噸,有效提升了三河鎮鎮容鎮貌。”三河鎮人大主席陳智斌介紹道。

如今,漫步三河鎮,舊輪胎改造的花盆、雕刻的小動物、竹條制成的畫、假山、涼亭、魚池……一個個各式各樣、創意十足的“微景觀”隨處可見。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不僅喚醒了沉睡已久的村莊,更吹動了鄉村振興的一池春水,讓三河鎮面貌日新月異,更加富有生機與活力。

沃野千里“土生金”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是實現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的物質基礎。

三河鎮地處福津河流域,境內群山延綿、溝壑縱橫,海拔1000米左右,光熱資源充足,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氣候為花椒的生長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是武都花椒的主產地之一。一到七月,三河漫山遍野椒香四溢,鮮紅飽滿的花椒綴滿枝頭,椒農們搶抓晴好天氣采摘花椒,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以來,三河鎮緊緊圍繞區委“3+6”產業發展體系要求,立足資源優勢,堅持把發展產業作為助力鄉村振興的主要抓手,通過“黨支部+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不斷拓寬花椒銷售渠道,促進花椒產業提檔升級。同時,三河鎮注重花椒的綜合管護,定期邀請區農技中心技術人員對楊坪村、蒼院村土壤理化指標進行科學分析,精準制定管護辦法,分類實施系統管護,以“良種”、“良法”促增產,確保花椒的產量和質量。

“通過科學管護,今年的花椒品質好、產量高,像我旁邊這棵樹有40年樹齡,能摘20斤干椒,我家種植了8畝花椒,能摘1500斤,收入八萬多元。”三河鎮倉園村椒農陳中玉滿臉笑容地說道。

多年的發展讓三河鎮花椒產業規模逐年擴大,通過實施綜合管護、更新復壯、修建產業路等措施,三河鎮花椒實現產業提檔升級,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明顯增強,花椒已經成為當地群眾增收的主導產業

三河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王海峰說:“三河鎮立足山地條件,把花椒產業作為群眾增收支柱產業重點打造。堅持政府主導,黨建引領,農戶主體,市場運作。并定期邀請專業技術人員開展栽植和管護技能培訓,通過企業加黨支部農戶農的營銷機制,保障花椒的銷路,穩定群眾的收入,全力推動花椒產業提質增效。”

除了花椒外,油橄欖和訂單辣椒也鏈起了三河群眾的好“錢”景。目前,三河鎮共發展油橄欖2.8萬畝,訂單辣椒1200畝。2022年全鎮油橄欖鮮果產量預計將達到1500多噸,綜合產值預計達1200萬元。

如今,青綠發亮的訂單辣椒和色澤鮮艷的油橄欖,已經成為三河鎮名副其實的“綠色銀行”。

民事直說“增幸福”

8月24日是三河鎮馬河村一月一次的“民事直說會”,在馬河村黨員活動室里,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為村里的產業發展、環境衛生整治等工作建言獻策,同時,也會向村干部反映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參會的村干部們一邊了解情況,一邊記錄,不時答疑解惑,同時也會做好詳細的信息登記,以便后續進行問題的解決和回訪。

今年以來,三河鎮堅持黨建引領,全面推行隴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以黨群服務中心為說事陣地,黨群活動日為載體,各村每月一次準時“開門納諫”,群眾圍繞身邊的難事、村內的好事、經濟社會發展的要事、美麗鄉村建設的大事、影響村內和諧穩定的雜事等方面敞開說事,徹底解決了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問題,進一步加強了基層組織建設,創新了群眾工作方法,激活了基層治理動能,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著力夯實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基層基礎。

“以前在外面打工,村里近期發生什么事兒都不了解,現在通過‘民事直說’有啥事情都可以找村干部直接給我們解決,我們不在村里的時候也可以通過視頻找村干部幫我們解決,事情解決的妥當,我們也放心。”三河鎮馬河村村民石早生說道。

同時,為提升基層治理效能,更好地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三河鎮成立了“便民驛站”,通過在路邊公告牌和本鄉鎮微信公眾號中設置二維碼,向群眾提供應急救助、緊急避險、食物補給、信息服務等,著力提升黨群服務中心服務水平,在全鎮激發起紅色陣地集群效應,努力將黨群服務中心打造成為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陣地、服務社會各界群眾的重要平臺。

藍圖已擘畫,奮進正當時。接下來,三河鎮將繼續以“實干”為筆,蘸以“初心墨”,繪就“振興圖”。三河鎮黨委書記蒲耀軍說:“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緊盯基層黨建、鄉村振興、社會治理等工作,帶領全體干部職工傾力實干、攻堅克難、砥礪前行,依托‘五抓五提升’行動,建立健全利益聯結機制,推動特色產業提檔升級,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全面推行隴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廣泛收集民意,及時回應群眾關切,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實績實效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