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康縣:持續提升城市品質,造福群眾助力創城

時間:2023-06-29 13:06:32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雨婷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康縣訊 我們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不是僅僅為了拿一塊牌子、爭一項榮譽,更重要的是通過創建工作,提升城市建設治理水平,營造文明和諧氛圍,提高群眾幸福指數”,縣委書記張書懷在全縣創城誓師大會上這樣講到。

去年以來,康縣立足縣情實際,圍繞發展定位,結合區位特點,研判現實所需,聚焦民之所盼,錨定“五美康縣”準心靶向,精準發力實施城市更新與品質提升行動,打出了一套拆舊治亂、建新補短、內外兼修的城市建設“組合拳”,極大地提升了城市“顏值”“氣質”和“內涵”,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堅定了堅實基礎。

拆建結合,提升了城市“顏值”

康縣主城區四面環山,平面拓展空間十分有限。因此,縣委、縣政府確立了拆舊建美、化繁為簡的城市建設思路,將城市建成區精準劃分為15個建設片區32個環境整治網格點,建立了“一個縣級領導、一個責任片區、一個工作專班、一套推進方案”的“四個一”包抓機制,精準施策、分步實施、統籌推進。按照拆危、拆舊、拆違、治亂的原則,將城市建成區老舊小區、危舊辦公樓、私自違建用房全面予以拆除,棚改征遷拆除84處368戶47731平方米,自建房功能性用房及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拆除30處29戶4254.4平方米,整治亂搭亂建410處,收回國有土地71.56畝。然后將征遷回收的土地進行統一規劃,邀請國內知名專業團隊進行科學設計和建設。同時,依托總投資3.0057億元的康縣城區老舊小區改造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完成69個小區112座樓棟2080戶住戶的改造,竣工率達到75%,有效解決了城區老舊小區基礎配套設施不齊全、屋面漏水、環境臟亂差等問題,極大方便了群眾生產生活,美化了城區市容市貌,優化了城市功能布局,拓寬了城市立面空間。

治亂補短,重塑了城市“氣質”

為了更加科學、更加穩妥地推進城市建設,縣委、縣政府根據城市發展需要,結合文明城市創建要求,順應群眾所及所盼,重點整治雜物亂堆砌、線網亂搭接、車輛亂停放等現象,著力補齊斷頭路、黑巷道、停車難等短板。利用平整拆遷騰退空地,重新布局和完善老舊小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新增停車場所48處,停車位1958個,城區停車難的問題得到明顯改善。整治城區主干道和河道電力、網絡通信強弱電“飛線”41200米,修復更換城區1184間店鋪破損門店卷簾門,更換維修路燈組件1371套,維修雨污管網965米,鋪裝維修人行步道27689平方米,硬化平整背街小巷路面27258平方米,改建埋設污水、雨水、供水、供熱等管網23000米,在各類巷道新增安裝路燈617盞、監控96套。補齊了城市短板弱項,把文明的觸角滲透到了城市的每一個角落,人民群眾居住更暖心、出行更順心、生活更舒心。

內外兼修,厚植了城市“內涵”

文明城市創建既要依靠人民,也要惠及人民?悼h始終堅持文明城市創建服務人民的思想理念,在城市建設上,既重視外修形象,又注重內練氣質。拆遷騰空的地塊不搞房產開發,主要用于建公園、綠地、停車場、專業市場、學校、幼兒園、文旅商街、文化體育場地等城市功能設施,規劃設計并建設智慧城市管理中心、口袋公園、農貿市場和商業街區,行人座椅、公廁、人行步道等配套設施,進一步優化了功能、豐富了業態。與此同時,各行業部門和窗口單位發揮各自領域示范引領作用,針對少年兒童、老年人、孤殘人員、環衛工人等特殊群體,在便民大廳、小區樓院、街角公園、交通路口等重點區域設置暖心服務項目。在持續推進文明城市創建的過程中,學校門口將設立“愛心護學崗”;公共營業大廳將設置環衛工人“歇腳驛站”,提供飲水及充電服務;廣場和街角公園將設置老年人“暖心座椅”;居民小區將配備完善便捷安全的健身、納涼、休閑娛樂設施,等等。隨著這些便民、惠民、利民的城市服務功能的不斷完善,使城市既有“色彩”,又有“溫度”,更富有“內涵”,處處彰顯個性化、人性化、公益化的文明氣息。

供稿:康佩明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