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隴南市武都區:全力構筑“大調解”體系,服務重大項目協調

時間:2023-10-08 14:58:15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王治)武都區佛崖鎮黨委政府著眼于當好人民群眾的服務員、天隴鐵路的協調員全力構筑“大調解”體系——推進全鎮主動創穩工作走深走實。

“體檢式”預防,破解“有病無警”難題

佛崖鎮黨委、政府按照“預警做在先,矛盾早消化”的要求,開展矛盾糾紛“全面體檢”行動,做到“排查走在預防前,預防走在調解前,調解走在激化前”,有效改變了“問題找上門、被動去調解”的局面。

全鎮充分利用村組會議、黨群活動日、村民說事群、村級大喇叭等多種形式開展普法宣傳,引導廣大群眾學法用法、知法守法。針對佛崖轄區天隴鐵路建設征地拆遷、補償安置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容易引發群體性事件的特殊實情,我鎮始終堅持依法辦事、預案先行,一年來,先后制定各類調解預案20余個。我鎮還針對當前社會矛盾的多發性特點,鎮村干部定期或不定期深入群眾家中,認真排查梳理本轄區矛盾糾紛,及時分析、研判和解決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全鎮先后開展矛盾糾紛排查118次,排查各類矛盾糾紛257件。

“掛號式”分類,破解“訴求無門”難題

為了改變“有矛盾找書記,找不到書記發脾氣”的現狀,各村黨支部充分利用群眾說事群和隴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的“碼”上說,實現網絡“掛號”。鎮黨委在綜治中心設立“掛號”平臺,實行現場“掛號”制:無論網絡掛號還是現場掛號,都有人及時接訪;每天安排1-2名信訪接待人員,認真做好信訪群眾接待登記,填寫分流交辦意見,由領導簽署意見后交由相關責任人或站所限期辦理。對于群眾不知道“掛號”的,實行首問責任制,要求被上訪對象問到的第一個干部職工熱情地把群眾引到群眾說事室或鎮綜治中心,并做好勸導和解釋工作。全鎮還建立健全“大調解”工作流程圖,完善群眾來訪、接待登記、立案受理等工作流程,確保了“大調解”工作在實際運行中有章可依,規范有序。

“門診式”辨癥,破解“把脈無門”難題
  鎮黨委、政府對矛盾問題實行“把脈問診”,找準矛盾的來龍去脈、訴求指向、層次級別、牽涉范圍、影響預期等,做到心中有底、處置有方。全鎮堅持實行黨政領導輪流值班接待制度。對群眾來訪能當場解決的當場解決,一時難以解決的移交相關職能部門限時督辦解決;對于確實不能解決的向群眾做好說服和解釋工作。對于涉法涉訴案件或政策性強的問題,由司法所、派出所、法庭等工作人員,通過法律程序依法把脈、依法開方。特別是對政策性特別強、可能產生重大影響,以及各類重大的疑難糾紛,由信訪負責人及時向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報告,集中時間集中力量集體會診,妥善研究處置方案,盡可能地化解矛盾。

會商式”下藥,破解“化解無策”難題

針對復雜的矛盾或問題,鎮黨委、政府組織相關部門和村組一起聯合會商,準確下藥,科學處置。

近年來,佛崖鎮不僅要支持天隴鐵路在佛崖的建設發展,還要維護310余戶牽扯征地拆遷群眾的根本利益。鎮黨委政府響亮地提出“為了拆遷群眾,追求合法利益最大化”的口號。對于拆遷矛盾,通過以理講法來處置。天隴鐵路安化隧道進口,梁某不滿補償標準阻礙拆遷。協調專班出面協調,多次協調無果,后經過鎮黨委政府的研判,決定邀請區項目協調辦和自然資源局相關“專家”進行會診,通過會商,“大調解”工作人員,經過土地屬性和征地拆遷的相關文書以及法律宣講,最終使其心甘情愿地簽了協議。

群體性事件,工作責任重大,外界阻力更大。對此,鎮黨委、政府借力化力,變阻為助。白楊里隧道出口,因隧道前期施工,放炮,給周邊群眾的生產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群眾反應十分強烈,全體村民發生群體性阻工,致使協調難度非常大;鎮黨委政府一是為協調專班加強力量;二是向上級相關部門咨詢、報備;三是經過專班走訪,在村里找眼界寬,有擔當的年輕人和有威望的老干部、老黨員,以及炮損嚴重,生活影響大的群眾組建村民代表;由于前期這些村民代表,身背著全村人的怨氣和反應的問題,顧慮甚多,極不配合工作,導致矛盾突出。協調工作處于被動狀態情況下,鎮專班的工作人員同第三方評估公司首先對炮損房屋進行評估、登記;同時,千方百計給村民代表講清事情的真相。

“跟蹤式”復查,破解“后續無音”難題

為了防止已經處理了的問題和矛盾反彈,鎮黨委、政府專門建立了跟蹤機制,對矛盾當事人進行一對一跟蹤,主動回訪,努力將化解工作做到“調解一例、成功一例、鞏固一例”。對涉及面廣、影響力大、關注度高、人員眾多的重特大矛盾,黨委政府派出專門人員,對其中的關鍵人物、關鍵節點進行盯防,發現問題,快速化解,確保矛盾化解“無反彈、無復燃、無擴大”。一年來,伴隨著大規模征地拆遷、安置補償帶來的矛盾化解、信訪維穩等壓力,佛崖鎮黨委政府著眼于當好人民群眾的服務員、天隴鐵路的協調員,全力構筑“大調解”體系,通過“五式”工作法,對各類矛盾進行“活血化淤”,用巧手在佛崖這片土地上演繹了一曲曲動人的和諧樂章。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