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宕昌訊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萬物復蘇,正是植樹造林的好時節。
時下,進入宕昌縣境內各鄉鎮,映入眼簾的是一派熱火朝天、大干快上的植樹造林工作景象,春季植樹造林工作正在由南到北全面開展。
“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連日來,在竹院鄉小竹路沿線,一派繁忙的工作景象,宕昌縣竹院鄉黨員干部抓住春季植樹造林的大好時機,組織帶領群眾掀起春季植樹造林高潮,實施鄉村振興和生態文明長廊建設,在鄉村道路旁、村莊空閑地帶、文化廣場、農戶堂前屋后種花種草,建設小花園、小景點,打造鄉村花海和網紅打卡地,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全面優化鄉村人居環境,為綠水青山貼上“金標簽”,讓生態環境孕育“搖錢樹”。
謀劃在先,播綠植景。鄉黨委、政府提前謀劃,堅持早安排、早部署、早行動,結合各村實際,組織召開春季植樹綠化工作動員會,對近年來打造的十里竹林生態長廊進行提升建設,補植補造,并從竹院村繼續延伸至孔家臺村上龍山路口,讓8公里竹林生態長廊縱穿鄉境。
黨群參與,全力推進。竹院鄉黨政班子帶領鄉村干部實地規劃,周密部署。各村黨組織迅速反應,積極響應鄉黨委、政府的號召,組織村社干部、黨員群眾參加生態長廊建設。拉運苗木,挖坑、栽植、培土、澆水,共栽植竹子2萬余株。同時沿公路路肩覆土,種植紅葉石蘭6萬余株。
產業先行,造林富民。竹院鄉堅持既保綠化,又促增收,在下杜村建設60畝車厘子產業園,栽植車厘子2000余株。組織林業技術人員深入園區造林現場,做示范,嚴格把好質量關,堅持統一定點放線,橫成排,豎成行,高標準、高質量完成植樹造林任務。堅持栽管并重,做好澆水、扶正、補植、防病等工作,力爭栽植一片,成活一片,見效一片。
在村前莊后、農戶院內,一支由黨員干部帶領的“土專家”隊伍正對生長多年的老櫻桃樹“動手術”,踞掉老樹干、樹枝,嫁接上新的車厘子樹苗,并現場開展櫻桃樹嫁接培訓。
竹院鄉境內有6000余棵生長多年的老櫻桃樹,結合車厘子產業園建設,鄉黨委政府在充分調研和聽取果樹專家論證的基礎上,決定實施嫁接改良。竹院鄉黨委副書記、鄉長唐白強介紹說,“傳統櫻桃果型較小,成熟后不宜運輸,很難形成產業。車厘子果型較大,品質好,且便于運輸。我們通過對全鄉這些老櫻桃樹進行改良,增加果樹產出和收益,形成櫻桃產業,增加群眾收入。”
廣泛宣傳,營造氛圍。結合近期春耕生產工作,充分利用廣播、微信微博、千村千村群等形式加強春季植樹造林宣傳,營造氛圍,組織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迅速投入到植樹造林工作中去。鼓勵群眾積極開展房前屋后和庭院綠化,加大對河道、村莊巷道亂堆亂放和環境衛生整治力度,整體提升村莊人居環境。
竹院鄉下杜村2022年第一批實施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今年又規劃建設車厘子產業園,村黨支部書記劉衛強信心百倍,“要以實際行動開展綠化造林活動,持續鞏固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示范村建設成果。同時,發展壯大特色產業,推進車厘子產業園在下杜村落地生根,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上取得新的突破,讓和美鄉村建設取得新的成色。”
竹院鄉竹院村黨支部書記雒馬榮表示,“要全力打造好十里竹林長廊,建設更高水平、更高顏值的美麗竹院,美化我們的家園,同時也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生態基礎。”
竹院鄉黨委書記李云祥介紹說,“我們要學習貫徹全國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的理念,發揮黨建引領,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更實的措施,打造‘竹子黨建’品牌,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參與鄉村綠化行動,建設綠色長廊,推動全鄉高質量發展,譜寫建設幸福美好新竹院的嶄新篇章。”
推窗見綠、出門見園,竹青院秀。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夢正逐漸變為現實,“春有花、夏有蔭、秋有彩、冬有綠”的景觀效果在竹院鄉隨處可見,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美麗鄉村建設,離不開生態環境“高顏值”的支撐,少不了枝繁葉茂、綠樹成蔭的點綴。青翠的竹子筆直挺拔,滿園的櫻樹含苞待放,在竹院的土地上書寫著自然的詩篇,也迎接著春天的到來。
(宕昌縣委組織部 劉治學 王曉勇)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