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 張珂 韓文飛)近年來,武都區馬營鎮人大主席團把隴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作為全鎮人大代表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載體,精心組織區鎮兩級人大代表主動亮明身份,積極參與到民事直說,廣泛收集民情民意,加強對群眾所說事項的辦理監督,充分發揮代表示范引領、監督助推作用,助力全鎮村集體經濟和產業發展、項目建設提檔升級,為建設“生態馬營、運動小鎮”貢獻人大力量。
保“集體經濟”穩增收。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馬營鎮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和優勢,樹立主動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思想,找準助推村集體經濟發展切入點,錨定經濟富村目標,充分發揮人大代表橋梁紐帶作用,全力助推村集體經濟“活起來”。今年以來,馬營鎮人大主席團對美麗鄉村陳塄坎村集體經濟發展情況進行多次調研,發現當前村內旅游設施資源存在“閑置”問題,人大主席團提出招商引資實施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意見建議。村“兩委”召開會議采納了代表們的意見,陳塄坎村探索推行村集體經濟運行新機制,村集體成立了旅游合作社,利用美麗鄉村基礎設施、高山草甸自然資源和農家客棧等消費性資源,全面激活村集體經濟發展活力。結合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項目,打造吃、住、游、玩為一體的陳塄坎村旅游基地,建成露營基地、自助燒烤、網紅打卡點,改造提升農家客棧一處,預計今年將為村集體經濟實現增收18萬余元。
助“綠色產業”穩發展。綠色農業已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主旋律,全面開展農田污染治理,提升農民環保意識、綠色發展理念刻不容緩。針對當前田間地頭樹上、電線桿上、路邊、溝渠等地方塑料殘膜隨處可見的問題,馬營鎮人大代表堅持以身作則,自覺成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先鋒和表率,集中開展廢舊農膜整治行動,為有效防止農膜殘留污染,引導群眾科學使用農膜,區鎮兩級人大代表將人居環境整治與廢舊農膜清理回收工作深度融合,通過召開宣講會等方式大力宣傳廢舊地膜的危害及清理回收的好處,帶頭組織動員群眾對棄置于田間地頭、村莊周圍、交通沿線、溝渠河道等區域的廢舊農膜進行集中清理,推動全鎮群眾積極參與地膜回收,并對轄區內所售賣的農藥、化肥開展檢查,杜絕不合格農資流入市場,讓懂種植中藥材的代表們對“萬畝中藥材基地”病蟲害防治做出相應的技術指導,為營造整潔優美人居環境和綠色產業健康發展,奉獻人大力量。
促“重大項目”穩建設。從2023年6月隴南市武都區馬營30萬千瓦風電項目開工以來,項目規劃建設涉及馬營轄區用地面積約600余畝,針對重大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征地拆遷問題,由區、鎮兩級人大代表牽頭,聯合村“兩委”成立重大項目建設協調小組,及時掌握項目“難點”與“堵點”,積極紓困支招。對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讓群眾不僅可以向村“兩委”說,還可以向人大代表說,在推動項目建設“加速跑”上彰顯人大擔當。針對征拆審批走流程時間長、繁雜,群眾征地拆遷補償款未能及時發放到位等難題,提出采取與群眾簽訂保證書,采用“先施工再發款”的方式推進項目建設等意見建議,打破“簽約——發放補償款——施工”常規,引導群眾積極配合項目施工,同時監督工作組主動對接新華公司征拆指揮部和群眾,及時跟蹤征拆款發放程序,確保群眾征拆款及時發放到位。鎮人大代表通過“聽、看、查、訪”等多種形式,全力推進項目建設,走出項目建設“馬營速度”。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