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現代警務探索 |康縣公安:云臺激活現代警務新動能 跑出平安建設加速度

時間:2024-11-07 14:03:14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康縣訊 勤入戶、常宣傳、察民情、調糾紛、除隱患、治亂點……在康縣北部這片溝壑縱橫、梁峁起伏的116.49平方公里土地上,依鄉鎮而建的云臺派出所,這既是建設“平安康縣”的神經末梢,也是夯實基層治理的重要力量。近年來,云臺派出所認真踐行主防理念,以深化現代警務為牽引,大力實施主動警務、預防警務、背包警務,以創建“班子強、黨員優、工作勤、業績好、群眾贊”的“五好”警隊為載體,以“基礎牢、出事少、治安好、黨和人民滿意”為的總體目標,經過不懈努力,轄區可防性案事件大幅下降,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不斷攀升。

構建現代化警務“一隊一室”

云臺所按照“一隊一室”警務模式運行,以“綜合指揮室”建設應用為重點,綜合業務隊為支撐,深入推進城鄉社區警務,社區警力占57%,社區民警全部進入村兩委班子。在全鎮4個警務區的基礎上,根據治安特點,將街道、新農村、異地生態搬遷安置點、學校等單位新建三個警務室,使社區民輔警在轄區工作有陣地,全部下沉警務區開展工作。依托省廳新警綜平臺和隴南公安情指行平臺,我們完善了綜合指揮室警情指揮調度、情報分析研判、治安要素管控、綜合服務保障、聯動協作共建等職能,實現一室指全所,一隊管轄區、一屏推應用,一體抓落實新工作格局。

打造現代化警務“住陣地”

牢固樹立一切為民利民觀念,以主動創穩為目標,突出派出所“主防”理念,積極踐行“楓橋經驗”和局黨委“主動警務”理念,依托社區警務和“田園警務”+“背包警務”警務模式,發揚板凳精神,發揮“網格+警格”工作模式優勢,開展好“德法”宣傳和預防電信網絡詐騙宣傳,全面排摸化解轄區各類矛盾糾紛,控發案,擦亮“小鐔”調解室底色,從源頭防范化解風險,實現轄區電詐案件“零發案”,治安案件下降35%,基層基礎根基進一步夯實。

一是做強龍頭警務,做優綜合指揮室。在綜合指揮室設立五個崗位,集合力量、實體化運行,實行了由綜合指揮室“指揮、調度、收集、研判、預警、落實、反饋”的閉環管理的勤務運行模式。實行“日調度,周研判,月小結,精準指導警力調動和警務開展,初步實現了派出所治安防控一體運行,整體推進。通過“一日三情”和“一單兩圖”,對每周全所工作具體量化到人,規定完成時限,綜合指揮室每天對各項工作全流程跟蹤督導,倒逼民警做實基礎工作,管好重點要素,形成工作閉環。

二是打牢“主防”職責。明確社區民警日常走訪、隱患排查、場所管理等規定動作,結合“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不斷強化人、地、物、房、業態基礎管控。累計入戶走訪3600余戶,發放警民聯系卡、宣傳冊10000余張,采集維護“一標三實”信息12000條,清查出租房158套,登記流動人口65人,收集社情民意37條。

三是融合群防力量。依托社區民警和雙協員情況熟的優勢,積極組建社區警務隊,將內保單位、行業場所、鄉村治保、社區網格力量納入管理,廣泛發動群防群治力量,組建了街道“芳平義警隊”、上店村“女子騎行義警隊”“義警”人數達50余人。按照每日“治安+社區”巡邏相結合的模式,民警帶領“義警”持續加大武裝震懾、進校園、進社區、進農村巡邏力度。今年以來,各類“義警”力量協助民警調解糾紛14起,開展巡查宣防43次,護校安園90余次,初步實現了群防群治的良好轉變。

四是全力推廣農村視頻監控安裝。有效提升智慧管理能力和水平。我們積極爭取黨委政府支持,在各村主要出入口安裝視頻監控8路,推動農戶院落安裝視頻監控1398戶,我們還將轄區加油站、學校、金融單位等重要場所和重點部位視頻監控接入了派出所綜合指揮室和警務站,有效降低發案率的同時,民輔警足不出所就可以實現對重點領域現場的治安管理。

五是深化警網融合、夯實平安根基。完善警務運行模式,織密巡邏防控網。健全和完善“一隊一室”和社區警務運行模式,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發揚警力有限,民力無窮的優勢,充分發動群眾,組建群防群治隊伍,進一步完善“網格+警格”融合治理模式,高標準建成了云臺村警務站。同時加大對社區民輔警和雙協員、“網格員”、群防群治力量的培訓,使其懂群眾心理、會做群眾工作,最終達到進百家門,認百家人,知百家情,辦百家事的“四百”目標。初步形成了專群結合、齊抓共管社會治理格局。

提升現代化警務“調矛盾”

根據市局十大平安基礎建設和十大起底行動和縣局“四大”行動工作方案,我所制定了《云臺派出所基礎工作大夯實“回頭看”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基層基礎更加準確鮮活;2024年對“雙協員”和“網格員”培訓4次,雙協員和“網格員”履職能力進一步增強;矛盾糾紛排查26起,化解26起,化解率100%,均錄入“情指行”平臺和警綜平臺,并對矛盾糾紛性質四色標注,定期回訪,所化解矛盾糾紛無一反彈。初步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確保長效常治。

建設“主防”模式以來,派出所“一標三實”信息采集數同比增加173%,社區民警主動摸排化解糾紛同比增長1倍以上,群防群治力量更多,情報線索上得來,“主防”意識和效能明顯增強。基層治理效能凸顯。社區民警由“下社區”變為“在社區”,與社區干部聯動協作,大大地提高了基層治理效能,得到了社區群眾干部的一致歡迎。針對云臺村異地生態搬遷遺留問題,業主與承建方矛盾多,隱患多、治理難度大,為破解難題,派出所聯動社區,網格員等力量,建立以“網格員+住戶+建設方”的“聯調”機制,警力前置,大量訴求和矛盾在警情前端被化解,有效預防了案事件。

做優現代化警務“防風險”

我們采取傳統和科技相結合的方式,駐村民輔警將進村入戶發現的各類安全隱患要素“背”回來,建立臺賬,由綜合指揮室分析研判,按照風險等級由高到低劃定“紅橙綠”三色標準,分類分級盯辦處置。

在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中,我們聚焦問題隱患較為突出的農村面包車和已達到報廢標準的機動車,對車齡、車況、商業保險、事故發生次數和違章頻次進行綜合分析研判,對風險等級較高的車主和駕駛員,采取上門宣傳引導、提醒告知等方式,及時督促整改,消除安全隱患。目前,我們對轄區2188輛機動車和2562名駕駛員全部進行納管,常態提醒警示,轄區近5年未發生亡人道路交通事故。

做精現代化警務“惠群眾”

全所民輔警全部加入村民事直說平臺,大力推行預約辦、服務微信網上辦、上門辦、捎帶辦等“一站式”辦事模式,推出“5項一次不跑代辦業務”,通過線上“每日一宣傳”,切實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同時,派出所還公布所長、教導員服務微信、聯系電話,及時解決群眾訴求,接受群眾監督,截至目前,線上線下共辦理出生登記88人,死亡注銷136人,戶籍遷移36人,一站式辦理53人,跨省通辦網上辦理8人,送證上門55人,化解涉企矛盾糾紛20余起,讓警務站成為轄區人民群眾值得信賴的家門口派出所,提高服務群眾質效。

下一步我所將按照現代警務新模式,在派出所“主防”職責上以“四勤”“四實”“四百”工作法,發揮“網格+警格”工作模式優勢,以“專業+機制+大數據”現代警務機制為牽引,不斷落實派出所主防責任,提升警務效能,助推派出所各項工作良性發展,不斷形成和提升新質公安戰斗力,切實為轄區的安全穩定和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

通訊員:張虎忠

單位:隴南市康縣公安局云臺派出所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