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兩當訊(通訊員:王雪梅)走進兩當縣左家鄉大莊村,平坦筆直的水泥路,整齊有序的房屋,與田園風光相映成趣,坐在文化長廊下與老人聊天、與小孩逗趣,晚間信步于熱鬧的文化廣場,歡聲笑語不斷,一派鄉村淡然淳樸的韻味,和美鄉村的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彰顯鄉村風貌之美
鄉村美,看“顏值”更要看“氣質”。近年來,大莊村圍繞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和和美鄉村創建標準,加快補齊短板。維修改造了黨群服務中心、文化廣場、菌業文化交流中心、村衛生室、公廁、巷道排水和群眾住房等,擴展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議事室、圖書室服務功能,建設了代表之家、和合之家和便民服務站,全村安全飲水、安全住房、網絡覆蓋、村莊綠化美化亮化率均達100%。
彰顯鄉村宜居之美
近年來,大莊村以“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民生工作就要抓住什么、推進什么”為工作重心,各類民生項目悄然鋪開……
“過去辦事是‘電話到鄉上找人’,現在是‘一站村上辦理’,真的太方便啦!”“我們老年人有需求,村干部幫忙代辦,服務態度也很好”……左家鄉大莊村的村民用質樸的語言“點贊”黨群服務中心鄉村干部坐班工作帶來的便利和好處。
在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中,按照區域負責制,實行包片領導抓總、駐村干部與村“兩委”包組機制,對公益性崗位人員劃片包段實施環境衛生區域網格管理責任制,以定區域、定標準、定時限將責任層層細化分解,建立層次分明的“責任鏈”,細化農戶門前“三包”責任區域。各村全面落實“周清掃、日保潔”制度,強化環衛設施設備,統一配置發放小型三輪垃圾清運車和垃圾斗,周一、周四集中清掃,每日巡查清掃,做到衛生責任全覆蓋,確保每天道路有人掃、處處垃圾有人清,開啟了“村在網中、戶在格中、人在其中”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網格化管理新模式。
彰顯鄉村文明之美
如果說,環境衛生整治為左家鄉的村容村貌帶來了蝶變之美,那么,塑造文明鄉風則賦予了左家大地時代之美、文明和諧之美。
如今,左家鄉大莊村的群眾不論是在廣場休閑娛樂還是到黨群服務中心辦事,途徑一面別致的文化墻時總會駐足停下來,看一看,學一學,了解典型榜樣事跡,感受先進帶來的正能量。
文化長廊里的這面“典型榜樣墻”,上榜的都是普通的群眾,有的孝敬老人,有的帶領發展產業,有的庭院整潔……集中展示的先進典型模范都是在積分管理考評中脫穎而出的,包括最美家庭、清潔庭院、好婆婆、好兒媳、產業示范戶等5種類型,他們雖然沒有做過特別轟轟烈烈的大事,但都有一顆善良樸實積極向上的心。“典型榜樣墻”是一種無聲的激勵,引導群眾了解典型、學習典型、爭當典型,大力營造了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
大莊村圍繞“治理有效、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鄉村治理工作目標,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開展,扎實推行隴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聚焦解決“向誰說”“怎么說”“說什么”“怎么辦”重點問題,開出了一張張“便民清單”,不斷深化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探索建立基層群眾自治機制,不斷提升基層組織的服務能力、服務水平和服務質效,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新格局,以“微治理”點亮群眾“小幸福”。
彰顯鄉村宜業之美
美麗鄉村不是單純改善鄉村環境,而是要在鄉村經濟發展基礎上建設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
大莊村始終把發展特色產業作為富民興村的重要抓手,圍繞“雙百千萬”工程和“三養一藥”特色產業優勢,完善全產業布局。建立“龍頭企業+合作社+菇農”產業發展模式,精心規劃建設集黃波菌業產業園、德源食用菌產業園、太平場食用菌產業園、菌業文化展廳為一體的綜合性“食用菌產業園區”,今年發展食用菌達到1000萬袋左右,食用菌產業鏈可為當地群眾提供就業崗位300多個,實現了戶戶都有增收門路。
如今的大莊村,干群關系密切友好、村容村貌干凈整潔、鄰里之間團結互助、產業發展欣欣向榮……一幅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畫卷徐徐鋪就。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