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有著上下五千年的輝煌歷史,在歷史文化的長河中,豐富的中國民間美術文化不僅是中華兒女智慧的結晶,同時也充分彰顯了民族文化的魅力.而隨著歷史的推移,時代的進步與發展使得原生態的民間美術文化逐漸萎縮,當代中國民間油畫美術的元素傳承面臨著極大的考驗.立足于當代,如何實現對中國油畫藝術的元素傳承,在保護民間美術的同時促進民間美術的發展、賦予民間美術的元素以新生,進而在傳承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出這一文化的價值,亟待解決.
油畫,這種來自遙遠西方的藝術形式,自從踏上中國這片土地起,就注定了它的發展要與中國社會的歷史文化緊密聯系在一起。油畫成為中國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表現在對中國油畫民族化語言的探索上。如果只是簡單地從內容到形式上一味地承襲西方藝術,沒有立足于中國深厚的民族傳統文化,那么,中國油畫必然缺少應有的精神內涵,成為一種沒有靈魂的藝術舶來品。
進入21世紀,隨著中國經濟和文化不斷的融入國際社會,中國油畫也迎來最好的發展時期――同時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大部分油畫作品已不是繪畫而是各式各樣的操作,盡管有些操作技藝精湛,但還是遠離了受眾對油畫的審美期待,油畫藝術創作的精神內涵、藝術品位集體失落。
全球一體化的今天,要改變中國油畫所面臨的困境,首先要重視油畫民族化的發展。油畫民族化是中國油畫立足于世界藝術之林的文化身份和基礎依據――每一個國家文化藝術的發展都離不開其本質的文化之源:民族民間傳統文化。
從造型上來說,中國民間藝術即非西方體面造型,也非東方線描造型觀念,更不是從形體結構概括夸張的變形體系。它是主觀意象的造型觀念。我國勞動大眾在創作民間藝術作品時,他們不以科學理性的眼光看待對象,更多地融入自己的主觀情感,用他們樸實、直率的方式,簡單直接地表達自己的愿望。正因為如此,在民間藝術作品中可以看到許多令人想象不到的造型形式。
從色彩上來說,民間藝術作品中的色彩表現源于人的本能,其表現性色彩形式主要通過象征性和裝飾意識來完成。這更多地保持了原始藝術最本原的色彩表現。在民間繪畫中,民間藝人很少受到表現對象原有色彩的局限,主要根據自己的理想色來施色,用色自由。民間美術作品所呈現的顏色多為強烈的原色,這種色彩能最好地反映原始自然的生命力量。
民間藝術造型方式的多元化在油畫中加以運用可以使油畫創作不受自然形態的限制,達到意態傳神的境界,從而使油畫作品在視覺上產生獨特的超越美感。
中國民間藝術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形態,蘊含著中華民族由原始社會到今天長達七八千年的歷史文化的積淀。人類藝術各個門類的創立和發展都是由民間藝術開始的。民間美術更好的繼承了原始的藝術體系:人類最本質的文化藝術的精髓。
“在世界范圍內的民間藝術中,中國民間藝術的容量和藝術表現的社會意義和豐富性也是獨一無二的!庇彤嫷拿褡寤中國油畫立足于世界藝術之林的文化身份和文化基礎。每一個國家文化藝術的發展都離不開其本質的文化之源,中國民間美術作為獨立于東西方兩大藝術體系外的完整的第三藝術體系,其造型特點與色彩特點對中國當代油畫的創作,對中國油畫民族化的進程有著積極的意義。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