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汽車導購 2014年已經離我們遠去,鳳凰汽車《購車消費評價》欄目也陪伴網友們走過了一整年。從2013年底《購車消費評價》欄目創立,至今已經為大家奉獻了77款評價報告(截至2014年12月31日),基本上已經覆蓋了各級別、各價格區間的大部分主流新車,為大家選車提供了全面系統的幫助。在看每一款車的評價報告時,或許你并沒有一個很直觀的比較,而通過下面的總結和分析,我希望能給予大家一個更廣闊的視角,了解每一款車在該價位區間內所處的位置和自身的特點。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購車消費評價》報告
我們將評價過的77款車型按照價格區間分成了8個部分(此處價格均指的是評價的該款車型的廠商指導價),這樣可以有針對性的了解到每一個價格區間內的車型具有怎樣的共性,同時又存在哪些不同。在本文中,將首先為你帶來10-13萬元的車型的總結,如果這并不是你選車的價格范圍,請繼續關注之后的后續文章,你關注的車型將出現在后面的價格區間中。
10-13萬元區間內評價車型11款,包括:
自主品牌車型 4款/合資品牌車型 7款
小型車 2款/緊湊型車 9款
1.5升排量車型 4款/1.6升排量車型 6款/1.8升排量車型 1款
10-13萬元是很多首次購車者的理想價格區間,理所當然也成為經濟型家用車扎堆兒的地帶。這個價格區間是自主品牌著重發力的地方,至少從市場份額上看,10-13萬元的區間內,自主品牌可以和合資品牌分庭抗禮了。但是從車輛的水準上看,兩者是否還存在一些差距呢?
同時,這一區間又是小型車和緊湊型車交界的區域,所以這里也是合資小型車、合資入門級緊湊型車、自主緊湊型車都想要搶占的一塊市場。這種局面對于消費者而言肯定是好事情,可選擇的范圍變得更廣了,但是也可能出現挑花眼的情況。
如果你想選一輛10萬出頭的車,又有上面提到的種種疑慮的話,不妨讓我通過對這一價格區間各款車型的購車消費評價來為你一一分析一下。
綜合成績普遍處于50-60分左右,兩款大眾國民車得分最高
首先告訴你最終的評價結果,這個結果是通過對每一款車型全方位評級得分來評判的,通過得分可以證明一款車型的綜合實力,以及在同級別、同價位車型中所處的位置。在10-13萬元區間內,綜合得分大部分都處在50-60分段的水平,按照平均值來看,得分在54分左右或以上的基本上可以算作這一區間的中上等水平。
這一區間內共有2款車型獲得4星評價(值得推薦),分別是上海大眾桑塔納和一汽-大眾捷達,作為新一代國民車的代表,大眾品牌的兩款入門級緊湊級車展現出了它們的實力,同時也證明了兩款車強勢的市場表現也確實實至名歸。
通過這個綜合得分的排行榜也能解答兩個問題:
第一,自主品牌車型是否值得選擇?至少在10-13萬元這個區間內,我們評價過的自主品牌車型綜合實力并沒有處于劣勢。成績最好的自主品牌是奔騰B50,排名位于第四位,超過了一些同級別的合資車型,奇瑞艾瑞澤7也排在第六位。事實證明目前10萬元出頭的一些自主車型綜合水平并不輸給合資車型。
第二,同價位的小型車是不是不如緊湊型車?在這個排行榜中,有兩個小型車:本田飛度和雪佛蘭愛唯歐,愛唯歐的綜合實力確實在這一區間內處于墊底的位置,但是飛度的得分僅次于兩款大眾車型,位于第三位。所以一款優秀的小型車絕對不比高一級別的車型差。
當然購車消費評價的綜合得分僅能夠體驗車輛綜合實力的水平,但是每一位消費者的需求并不相同,購車消費評價也不是高考,光憑總分并不能說明所有問題。下面我就來通過單項評級的排名,來總結一下這一價格區間車型的特點,你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看看到底哪款車更適合自己。
舒適性和安全性配置評級比較集中,難做取舍
10-13萬元區間選車的消費者最看重什么?我認為無外乎三大塊:空間、實用性、油耗。倒不是說舒適性、安全性等等方面不重要,而是在這個價格區間內的車型,這些方面的表現相差都不大(個別車型除外),所以消費者難以從這些方面來進行取舍。比如就舒適性配置而言,我們評價的11款車型中,只有3款車提供了1個評價標準中涉及到的舒適性配置,我想你也不會因為一個電動座椅就決定自己的選擇吧?
而安全配置方面,雖然得分最高的艾瑞澤7和最低的日產陽光差了10分,但是一個車輛穩定控制系統和相關的牽引力控制系統以及剎車輔助系統就可能占了6分。另外在這個價位中,陽光、愛唯歐這樣全系安全配置都較少的車型也不多,即使很在意安全配置的話,排除掉這些車型后可選擇的余地同樣很多。從排行榜上就能看出,大部分車型安全配置得分都集中在14-15分左右,并沒有明顯拉開差距。
乘坐空間各項評級表現不平衡,尺寸級別不決定空間
而我說的空間、實用性和油耗這三大塊則同價位的車型表現參差不齊,而這些很可能決定消費者的最終選擇。首先我先來分析一下乘坐空間的表現,這一點對于家庭購車者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我們深知一款車的乘坐空間,尤其是后排空間對于消費者的重要程度,所以在對后排乘坐空間的評級上,購車消費評價用了3個維度來進行評價,能夠給予消費者一個真實客觀的乘坐空間展現。
因為在這個價格區間內,車輛的尺寸普遍偏小,對于一些車型來說更多的照顧前排乘客的空間也很正常,所以無論后排頭部空間、后排腿部空間還是后排寬度的評級上,絕大部分車型都處于適中和狹窄的區間內。
在乘坐空間的評級上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很多車型在3個評級項目中表現非常不平衡。比如飛度的后排腿部空間達到了200毫米,排名第二位,但后排頭部空間僅為45毫米,排名倒數第一;再比如MG5的后排寬度為1465毫米,排名僅次于奔騰B50,但120毫米的后排腿部空間位于最后一位。在3項評級中成績比較穩定的是奔騰B50,各個空間表現都比較靠前,其中頭部空間還達到了寬敞的級別。
這里同樣又要解答一個問題了:乘坐空間到底和車輛級別或者車身尺寸有沒有關系?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購車消費評價中已經多次證明了級別和尺寸不能決定乘坐空間的大小,在這里我又可以舉出幾個新的例證。
首先說級別,飛度是一款小型車,但是后排腿部空間達到200毫米,僅次于桑塔納排名第二位,這一數據甚至遠超一些緊湊型車的空間。再來說尺寸,桑塔納和長安逸動相比,軸距相差接近60毫米,整車長度相差接近150毫米,但是后排的腿部空間方面桑塔納排名第一,而長安逸動排名倒數第一,桑塔納甚至比逸動長了95毫米,可見車身尺寸和乘坐空間毫無關系可言。
家用車的重頭戲:空間實用性和油耗
下面我來分析一下第二個關注點:實用性。實用性是個比較大的范圍,其中也包括車輛的各種便捷性功能,而這里我主要針對兩個有客觀數據的項目來進行比較:車內儲物空間和行李廂空間。
前面已經說到,對于10萬出頭的車型來說,對其舒適性配置我們不能有太多的奢求,但是豐富的儲物空間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實現的,并且這也是車輛設計是否人性化的一種體現。在這個價位的車型上,儲物空間的表現也有較大差別,比如艾瑞澤7和標致301的儲物空間都達到了12個,評級達到了多的標準,而愛唯歐和陽光的儲物空間為7個,評級僅為少。其中達到5個儲物空間的差距對于消費者來說是不得不考慮的一個因素。
行李廂空間的表現反而是很令人欣喜的,在以緊湊型車為主的這一價格區間中,有一半的車型行李廂空間評級達到了最高標準,也就是能夠放入兩大兩小的旅行箱。一個足夠實用的行李廂對于家庭用戶或者喜歡出游的用戶來說都能夠帶來很大的幫助。
第三個關注點,也是最能直接體現在用車成本上的一點,就是油耗表現。從排行榜上可以看出在這一區間的車型中,最省油的是飛度,最費油的是長安逸動,兩款車的百公里平均油耗相差了4升,也就是說每跑100公里,飛度就要比逸動省下近30塊錢。
到底是什么影響了油耗呢?首先,這11款車中排量為1.5升或1.6升的車型就占了10款(其中兩款采用渦輪增壓),只有奔騰B50是1.8升排量,所以排量對于油耗的影響并不大。相反變速器的差別體現在油耗上卻非常明顯,這一區間內沒有采用手動擋的車型,變速器的區別在于有3款車型采用CVT無級變速器,其他的8款車型則為傳統的自動變速器。而采用CVT變速器的3款車油耗排名都非常靠前:飛度排名第一,陽光排名第二,艾瑞澤7排名第五。可見,無級變速器確實能夠帶來明顯的省油效果。
加速快的車剎車距離不一定短
最后我們來看看在這個區間選車上并不是太被重視的一點:性能。在這里我主要想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加速快就證明性能好嗎?實際上,在購車消費評價中,極限性能的測試分為兩個部分:加速和剎車,所以簡單來說就是加速快的車一定剎車效果好嗎?
答案是否定的。首先看加速成績,跑的最快的是MG5,但是在剎車排名中MG5位列倒數第三;相反剎車成績最好的是桑塔納,但是它的加速成績僅位列第八。兩項成績都比較理想的是飛度,加速名列第二,剎車名列第三。可見加速快的車剎車距離不一定短,考慮車輛的性能也需要綜合來進行考慮。
總結:綜合來看,在10-13萬元的價格區間中,想要獲得一款盡善盡美的車型是不現實的。我們評價過的全部車型的綜合得分覆蓋了從45分到85分的區間,而10-13萬的車型基本處于整體的下游水平,正所謂一分錢一分貨,以這些車型的價格和定位來看,這種情況合情合理。
所以在這個價位選車的話,我們更多的要從自身需求出發。可以看到,我們評價的11款車型在得分上各有偏向性,消費者應當根據自己的需求和看中的方面在《購車消費評價》的對應版塊來進行比較和選擇,找到最能夠滿足自己需求的車型。
而在這個價位上,也有幾款綜合實力比較均衡的車型,比如大眾旗下的兩款車型,以及小型車的代表本田飛度。而事實上,在《購車消費評價》的綜合得分方面也證實了這一點,這三款表現均衡的車型排名也確實靠前,其中南北大眾的桑塔納和捷達分列第一和第二名。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