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教育頻道 > 名人名博

胡愛萍:什么樣的“苦”可以讓孩子吃

時間:2015-11-16 15:11:26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薛應霞點擊: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口號出現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在其激勵下,國家加大了對教育的投入,很多中小學校舍換新顏,教育也不再喊窮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再苦不能苦孩子”似乎也不適用了。但筆者認為,孩子吃點苦是必要的,關鍵是我們怎樣“苦”孩子。

  一些家庭條件好的家長,對孩子吃苦不以為然,認識不到孩子適當吃苦的必要性,什么都給孩子最好的。孩子因此養成驕矜跋扈的性格,說一不二,逼家長買高檔商品,與同齡人攀比。事實上,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苦是一味有益身心健康的良藥,適當吃苦可以讓孩子內心變得強大,提高孩子的免疫力。這苦不一定非得是送孩子上山下鄉,而是讓孩子認識到有可能存在物質匱乏的情況,了解社會生活中存在的痛苦,世界他處正在遭受的苦難,以及每個人都會經受的思想感情的苦楚,等等。

  但心里的苦是萬萬不能讓孩子吃的。一些家長為了讓孩子過上更好的生活,長年在外打工,忽略了對孩子的陪護。孩子的物質生活雖算不上苦,心里卻很苦,甚至出現心理脆弱、人際關系差等問題。要知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與更多的人交往,需要父母、親人的幫助。如果在孩子需要時,其依賴的人不在身邊,或不能進行良好有效的溝通交流,那么孩子就容易缺乏安全感,內心封閉孤獨,這才是最大的苦。在這一點上,物質生活再富足,也彌補不了心中的苦。

  與窮不同的是,苦往往來自內心體驗。同樣經濟條件的家庭,有的孩子覺得自己很窮很苦,有的卻并不這樣認為。孩子的情感需求能否得到滿足,是認識問題的關鍵。因此,讓孩子吃點兒苦是對的,關鍵是讓孩子吃什么樣的苦,在孩子吃這些苦時,家長們要及時為孩子的心靈輸送營養。

  因此,家長們要敢于讓孩子吃苦,但要記住,孩子吃苦時,家長要始終陪伴在孩子身邊。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