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藏包
甘南藏包又稱“卓華包子",因形如牛眼睛,又有“牛眼睛包子"之稱。它小巧玲瓏、皮薄湯多、肉質鮮嫩、風味獨特。
藏包的制法較獨特,首先將鮮嫩的牛羊肉切成小塊,略灑生水剁碎,再加上蔥花、鹽、花椒面以及新鮮羊油,攪拌時放人少許水,然后將和好的白面反復揉搓后搟成餃子皮大小的薄皮,將餡包起來放入籠中蒸10分鐘即可。藏包的吃法是先在包子底下用嘴咬一小口。將包子的鮮湯吸入口中,吸完了湯,再吃皮和餡。
2、手抓肉
甘南手抓羊肉,因制作獨特肉質鮮嫩,因其純正、地道的風味名震四方。
其制法有兩種:一種制法是,將羊宰殺后帶骨切成大塊放入鍋內,不加佐料,只加入少量食鹽,用清水煮至七八成熟,即可撈出,盛入盤里,同時在盤里放上幾把藏刀,可用手抓著吃,亦可用藏刀割著吃,味道鮮嫩,易于消化,此種吃法在牧區較為流傳;另一種是拉卜楞手抓羊肉,一般選用剛宰殺羊身上的筋骨肉,切成四寸左右的小塊,放人倒有清水的鍋中,用慢火煮,待滾沸時,打去血沫,然后放入調料——食鹽、花椒、姜片、紅辣椒、草果、大蔥等,當煮至兩三小時后,從鍋中撈出。肉盛入盤中,碗里盛上羊肉湯,上面撒點青蒜沫,用手抓著肉蘸上蒜泥或油潑辣子,吃一塊羊肉,唱一口羊肉湯,湯香肉嫩,營養極其豐富,是藏族用來招待貴賓的上等佳肴。
3、奶茶
奶茶是甘南草原藏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飲料,民間有“寧可一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之說。奶茶用牛奶與茶葉加少許鹽煮沸而成,清香可口,美味無窮。
4、酥油茶
酥油茶是用酥油、磚茶和鹽制成的一種草原上特有的茶道。首先將磚茶熬成很濃的茶汁濾去茶葉,把茶汁倒在一個長約100厘米,直徑約20厘米左右的酥油茶桶內,然后加入少量的鹽和酥油,有的還加入一些牛奶,使酥油茶桶略向胸前傾斜,用力將酥油茶桶內的木制攪拌器上下來回抽動幾十次,使水和酥油交融在一起即成。再將打好的酥油茶倒入陶質的茶壺內,置于高火之上,隨喝隨倒。酥油茶可抵抗寒冷,亦可生津止渴,香醇可口,潤肺強體。
5、糌粑
糍粑做法是先將酥油、曲拉、糖用奶茶或開水調和,然后將炒面(將青稞炒熟后再磨成的面粉)倒入,用手拌捏成粑狀即可食用。
6、蕨麻米飯
蕨麻也叫人參果。作蕨麻米飯時,先將蕨麻、大米分別蒸熟,酥油化成汁液,然后盛在碗中食用。
盛飯時,先將大米飯盛人碗中,上面加盛蕨麻,撒上白糖,再澆上酥油汁液。食用時用小勺子從碗邊上舀著吃。蕨麻米飯做起來方便,吃起來香甜可口。
7、火燒蕨麻豬
火燒蕨麻豬以蕨麻豬為原料外裹泥巴暗火中炮制而成,皮脆肉嫩,味道特別鮮美。蕨麻豬為甘南草原特產,肉質嫩而味鮮美,少脂肪。
8、夏河蹄筋
夏河蹄筋以羊蹄筋為主料,配以木耳、黃花等分別蒸、煮而成,柔滑鮮香,據傳明代已聞名。
9、多食合
多食合做法是先將羊肉與骨頭分解,再將肉割成塊,堆在一起;加上食鹽、花椒粉等調料拌勻,然后撐開事先洗好的羊肚,塞一把肉,裝一塊燒紅的青石頭蛋,直至肉和塊裝完后,用繩子把肚口扎牢,不讓里面的熱氣遺漏;羊肚里嘭嘭鼓涌,似欲崩破,再輕輕翻滾待熱氣降溫,停下崩跳時,用刀劃開一點口子,取出積在里面的肉汁,然后將肚皮整個劃開,吃一塊肉,喝一口湯,其滋味別具一格。任憑炒吃烤吃,任憑加什么調料,都妙不可言。
10、灌腸
灌腸有肉腸和血腸兩種。肉腸是用絞碎的肺、心腎等內臟加切碎的蒜苗和食鹽灌入大腸;血腸是用絞碎的肉放在血液中,加入食鹽、花椒粉攪勻而灌入細腸內,均以清水煮熟食用。其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11、哈居
哈居也稱辣子尕勺,將羊肉剁碎,下在涼水里邊煮邊攪,開鍋后加鹽,調料及蔥花,盛在碗里再調油辣子,然后拌好糌粑用拇、食、中三指將拌好的糌粑一小塊捏成勺形,再用小勺連肉帶湯舀入糌粑捏的勺里食之,不但別有風味、而且增熱抗寒,是藏區冬季早晨的佳餐。
12、熱豆腐
熱豆腐“點"豆腐不用石膏,而用天然硝水。豆腐箱內豆漿滾燙,賣豆腐的乘熱用刀切塊盛入碗內。豆腐雪白細嫩,香氣四溢,澆上鮮紅的辣子湯、色、香、味具美,令人一見即饞涎欲滴。辣子汁用菜油澆潑,加蔥、豆豉及各色調料制成。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