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張掖搓魚子
張掖搓魚子從外型上看,猶如一條條白色的小魚苗,因此而得名。做法很簡單,用鹽水和面,之后揉面到軟硬適中的程度,面里不能有空氣。揉好后切成條狀,撒點干面粉在面板上用手指來回搓。一邊搓另外一只手拉斷,面條基本上和火柴一般長短,略微粗些。然后就可以燒水下鍋煮了。
精華部分是要做配料了,先將肉炒成肉絲做好準備,接著將鍋燒熱放適量的油把各種喜歡的配菜(青椒絲、洋蔥絲、豆芽、土豆絲、西紅柿塊等)放進去炒,炒時加入調味料,最后再放進之前備好的肉絲。炒熟后將煮好的面撈干放進菜里,攪拌均勻后放入少許味精,這道美味家肴就做好了!面吃起來又滑軟又有韌性,既可以干拌來吃,也可以和湯一起,但飯后一定要喝點煮過面的原湯,這樣有助消化。
2、張掖鹵肉炒炮
張掖鹵肉炒炮又名炮仗子,是回族的一種湯面。做法是把面條揉得很硬很滑,比一般面條的面要多揉幾道,揉好面之后,醒上十多分種,然后把面條揉成直徑0.3厘米那么圓,掐成25—3厘米那么長,個個如小炮仗一般。
簡便快捷的炮仗子湯飯,一般用生氽法制作,在鍋里添好涼水后,再放上鮮羊肉,適當的辣椒、熟清油、味精、青菜、西紅柿等,將炮仗子面在鍋內滾上幾滾,放入蔥蒜姜、花椒面、胡椒面、醬油、醋、鹽,吃到嘴里有放炮仗的味道,吃著火辣辣的,越吃越想吃,令人胃口大開。
3、牛肉小飯
牛肉小飯里面的牛肉選取的是新鮮的黃牛肉,把剛剛被宰殺牛身上的肉切成小塊狀。用面粉加水做成面團,隨后將面團揉成跟銅錢差不多厚的面片。將面片用刀切成大小均勻的小小方塊,與飯粒差不多。將這些方塊放到鍋里面煮,煮熟以后撈出來放到涼水里浸泡一段時間。
用雞或牛骨頭熬湯,在里面加一些胡椒粉、姜粉之類的調味料,再放適量的水淀粉,使湯有一定的粘度。把飯盛到碗內,把準備好的黃牛肉片、豆腐片、粉條一些湯鹵配料澆到飯上面。剛出爐的小飯熱氣騰騰,湯中的面粒粒都分得很清,有著晶瑩剔透的外表,就跟真的飯粒一樣。再配上點濃濃的胡椒的香辣味,非常地誘人,吃得鼻間直冒汗,真是回味無窮。
4、張掖炒撥拉
其來歷淵源無從考證,按其制作稱為“炒—撥—拉"。“炒",制作首先熟油,油或為大肉油,或為羊油,隨之炒豬或羊之下水,心、肝、肺、腸、肚、腰子皆可如食,視食客愛好選擇;炒制過程可以加洋蔥、青辣椒,以佐滋味,這便是“炒—撥"之過程;最后是“拉",將炒熟的美味拉之食客面前,剩下的便是享用美食了。
5、張掖臊子面
張掖臊子面是張掖市最受歡迎的早餐,主要特點是“薄、亮、精",就是面要薄、色要亮,吃起來要精。湯以雞湯為佳,牛、豬排骨湯亦可,加入胡椒粉和和姜粉等調好味后,再加入適量水淀粉,使湯達到一定的色度和濃度,最后加入豆腐片。勾好后的湯外觀晶亮透明,色香誘人。
6、張掖魚兒粉
張掖魚兒粉是用精細的大豆粉制作的小吃。形狀象小魚,顏色有白有紅,配上調料、小菜,活象一條條小魚在碗里,吃起來清涼可口,既充饑,又止渴,是一種地道的夏令風味小吃。
7、張掖香飯
張掖香飯又稱西北大菜,是用豬的心、肝、肺剁成碎末,加入適量面粉和鹽、蔥、蒜等調料,反復杵臼,均勻上勁,搓成直徑為4厘米左右的圓柱狀,用油炸熟,名曰“卷干子",斜刀切段。另將膘肥大肉切為長約10厘米,寬約6厘米的極薄片,梯狀碼入碗內,以蓋滿碗內壁為度,名曰“紫蓋子"。再將卷干段裝于碗內肉片之上,加入適量高湯置籠內蒸透,扣于另一大盤內,雞蛋調汁澆于其上,即可食用。
張掖香飯色澤鮮美,清爽可口,“紫蓋子"肥而不膩,“卷干子"香味獨特,營養豐富,美容養顏。
8、張掖油糕
張掖油糕表皮酥脆,色澤金黃,松軟適口,入口粘甜。色、香、味俱佳,從選料、配料、火侯、制作等各個方面均獨具特點。以上等清油、細白面粉、精糖為原料,先將面粉用開水燙至半熟,用冷水反復攪和,再揉成雞蛋大的面團,包糖、芝麻、桂花做的餡子,入油鍋炸成,是深受大家喜愛的名優小吃。
9、張掖粉皮面筋
在張掖農村,農民秋收后,家家戶戶,要曬粉皮面筋迎親接友。逢年過節或是喜慶之時,粉皮面筋是張掖市城鄉不可缺少的招待親朋好友的美食。
10、拉條面
張掖拉條面又稱餳面,歷史悠久,制作方便。面條隨人喜好可粗可細,可厚可薄,可圓可扁,綿軟潤滑,獨具地方特色。
拉條面以精細小麥面粉為原料,根據面粉的面精質程度加入濃度適宜的鹽水反復揉制成團,揪成大小一致的劑子,搓條成形,抹上清油碼放在容器內松勁,俗稱“醒面"。待醒至適當時,取出面劑,兩手各抓一端,均勻用力同時向外拉扯,如此反復對折拉扯,形成適應食者要求的長面條,下鍋煮熟撈出即可食用,可熱食亦可用涼水略激再食,其特點是不坨不粘,精而不斷,食之有味,解饑耐久。
11、油果子
油果子是將和成的兩張面皮中夾一層紅糖,入油炸熟,酥香甜脆。可做成不同的形狀,油炸成熟之后,香氣撲鼻,吃起來,酥甜可口。
12、蕨麻米飯
蕨麻系高寒地區的一種草本植物,俗稱“長壽果",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蕨麻米飯是將煮熟的大米和蕨麻同盛于一個碗內(米在下蕨麻在上)澆上酥油汁,加上白糖,其色為紅(蕨麻)、白(大米)、黃(酥油)味道甘美無比。
13、燒殼子
燒殼子是一種專用工具燒盒子做成的燒餅。燒餅時把面做成的餅,放進燒盒子里,然后用麥草或柴火偎燒,燒熟后取出,即是燒殼子。
14、張掖臘羊肉
張掖臘羊肉素負盛名,臘羊肉采用沿山一帶的羊肉。因那里的羊吃羊胡子(草名)、羊糍胡花和沙蔥,其肉特別鮮美。入冬后,將羊宰殺,煮熟,剔骨,加上高臺雪花鹽、茵香、生姜等佐料,烹制而成,嫣紅透明,肥而不膩。
15、饸洛面
張掖饸洛面調入精鹽、香醋、芥末、蒜汁、芝麻醬和紅油辣子,是消夏祛暑的好東西。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