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長林:讓黨旗更紅 鄉村更美
周長林同志,現任玉林市玉州區仁東鎮鶴林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自2011年擔任村黨總支部書記以來,以建設和諧鶴林、美麗鶴林、幸福鶴林為使命擔當,團結帶領黨總支部、村委會兩套人馬和全村群眾,全身心投入到發展村級產業、脫貧致富、改善村居環境、豐富村民生活、推進村民自治的各項工作當中。他始終牢記黨的宗旨,把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在平凡的基層工作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2018年被授予玉州區“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2019年度獲評為玉州區“十大黨務工作好干部”。在他的帶領下,鶴林村先后獲得玉林市“優秀公共服務中心”、“美麗玉林,宜居鄉村”綜合示范點、“美麗廣西”鄉村建設示范村、第三批五星級農村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一、突出黨建引領,讓基層組織“強”起來
周長林同志十分注重村級黨建工作和黨組織陣地建設,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以開展政治引領、堡壘強基、頭雁鍛造、機制優化、基層保障“組織振興五大行動”為抓手,充分發揮帶頭作用,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積極利用本土資源,培育本村致富帶頭人,發展壯大本村村級集體經濟,同時加大對村級文化建設的投入,全面推進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工作,推行農村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按需設置致富帶頭人、環境衛生崗、文明新風崗、村務監督崗等多種崗位,使無職黨員“有崗有責有為”。
二、突出產業興旺,讓村民腰包“鼓”起來
周長林同志在工作上始終發揮黨員的先進性,積極推動鶴林村產業發展。他綜合本村傳統產業與近年來自發形成的新增產業特點,創造性提出鶴林村“多元加特色”的經濟發展思路。比如推行“公司+基地+貧困戶”模式,有計劃引導客商投資建設蓮藕種植基地,讓傳統產業換發生計;積極推廣環保綠色的“秸稈+養殖排泄物”等有機廢物變腐殖質技術,建立稻稈示范有機肥基地,依托扶貧產業基地,走上“扶貧+環保”雙贏路。通過產業發展,推動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產業富民,2020年度鶴林村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21.7萬元,實現歷史性新高。
三、突出生態宜居,讓村容村貌“美”起來
配合鎮黨委優化生態宜居工作,堅持以靚化為切入點,以美化為抓手,以綠化為提升,將舊324國道邊到村委辦公樓道路兩側及村委會四周的房屋統一立面風格,風貌改造面積13000多平方米。村內主干道全部實施硬化并綠化提升,開展黨員義務捐樹活動,種植了白蘭、桂花,木棉花等一千多株綠化樹木。通過制定門前“三包”責任書,評選“宜居鄉村”建設示范戶,成立清潔鄉村理事會和環境衛生保潔隊。鶴林村共建設定點垃圾分類投放點3個,小型生活污水處理廠2個,農戶無公害化衛生改廁率達95%,全村自來水普及率超95%以上。經過整治,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四、突出資金保障,讓鄉村振興“活”起來
周長林同志積極響應“鄉村振興”號召,2019年至2020年,周長林同志帶領鶴林村深入開展土地增減掛項目,整理土地96畝,既改善了村莊的環境,同時也增加了村集體經濟的收入。此外,大力號召村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用于 “鄉村振興”建設活動,據統計,鶴林村2020年共收到“鄉村振興” 建設活動募捐53.4萬元,全部用于村里三清三拆、風貌提升工作,為鶴林村開展鄉村振興工作進一步夯實了基礎。在他的帶領下,截止2021年1月,鶴林村通過增減掛項目,拆除舊房500余間,開拓空地82畝用于種植玉米、花生等農作物。
五、突出治理有序,讓村風民風“凈”起來
村級經濟實力的提升,村民生活的根本好轉,迫切需要提升與之相適應的村民文化精神生活。周長林同志主動配合上級黨委加強本村文化陣地建設,努力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村,不斷增強本村文化軟實力。經過爭取上級扶持和村民自力更生,鶴林村建成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占地面積1106平方米,建筑面積560平方米,包括綜合樓、燈光球場、文化廣場;擴建了1666.5平方文化長廊,百姓大舞臺,為全村人民群眾提供了一個文化體育活場地。目前全村有文化團體2個,籃球隊1個,村民文娛活動多姿多彩。通過大力開展村級文明建設,鶴林村的廣大村民精神煥發,以更新的姿態,更好的狀態投入到“鄉村振興”建設活動中。
中共玉林市玉州區仁東鎮委員會 唐波萍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