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各地資訊

江西昌贛客專鐵路12標“熱戰”“攔路虎”

時間:2016-07-19 14:44:26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訊 (記者 常魁星  通訊員 牛小亮 王孚) 隨機應變斗酷暑,巧戰制伏攔路虎。入夏以來,中鐵二十一局昌贛客專12標建設者巧打“熱戰”牌,破解了多項難題,一舉超額完成了高壓遷改施工任務。截止7月18日,已完成三電及管線遷改1167處,占合同遷改總量的161%,占項目遷改總量的96.2%,為贛州段架梁通道掃清了路障。

“連晴高溫半個多月了,每天都在33~35℃左右;在21號前,我們能不能完成220千伏虎燕Ⅰ線、虎燕Ⅱ線的遷改啊!”負責高壓電力遷改架子隊隊長徐志剛的“婆婆嘴”,又開始“嘮叨”了。

從6月30日起,到頭伏天的7月17日,18天中贛州只有4天是陰雨天氣,其余都是火辣辣的大太陽。有員工幽默調侃說,千里贛江大清蒸,百里虔城還紅燒;望江南宋城,章江貢水,燒紅火輪凌空燒,水西水東有木有烤焦……。

高壓電力線路遷改,是五分部(電務電化公司)最難啃的最大“硬骨頭”工程。參建者發揚不畏艱險、勇打勝仗的“四電鐵軍”精神,先后完成了黃坑里特大橋220千伏高壓線路、梨園特大橋220千伏和35千伏高壓線路、烏石坑110千伏高壓線路等18處高壓遷改施工。

但在進行田都Ⅱ線110千伏高壓線路遷改時,卻遇上了比較棘手的麻煩事。——因該條高壓線,要同時跨越35千伏順黃線;而且35千伏順黃線,也要同時進行遷改施工;加之這條線路的停電計劃,只有短短的7天,遷改時間明顯不足。

面對連晴高溫酷暑,面對十分短促的施工周期,分部領導班子四面出擊,和施工人員一起集思廣益,使出渾身解數,科學組織,精心謀劃。

俗語說,打蛇打七寸,擒賊先擒王。建設者提出了切中要害的關鍵一環:太陽再烈,氣溫再高,困難再大,也要先把架空送電線路新鐵塔組立起來。

勇氣雖然可嘉,但現實是“殘酷”的。據了解,新架鐵塔組立地點,和原有的舊鐵塔,都在贛州市贛縣吉埠鎮境內的一座淺丘山上;從山腳到山頂,蜿蜒而上,少說也有80多米,而且是40度的陡坡羊腸小土路,全部是灌木林雜草叢生。

據五分部項目經理孟思泉說,組立三座新鐵塔,大約需要新塔材40多噸。材料上山到現場,工程車、裝載機和長臂吊車,在這兒根本使不上勁;用人力搬運,天氣又這么熱,坡又這么陡,塔材又重又多……。這樣一來,搬運塔材就成了擺在建設者面前的一只“攔路虎”。時間緊,任務重,這可怎么辦?急的架子隊隊長徐志剛原地打轉。

“人工搬運勞動強度太大了,只能用騾子馱運,一點一點的往山上馱。”有多年豐富經驗的贛南電力公司負責人建議說。在這樣的嚴酷情況下,這也成了唯一沒有辦法的辦法了。

當天一大早,建設者向當地客家村民租了6頭騾子。馱運了整整三天,才把所有材料和安裝設備運到施工現場;并在6月28日,提前順利完成了遷改施工任務。

田都Ⅱ線遷改解決了,建設者又遭遇了“半路殺出程咬金”。220千伏的虎燕Ⅰ線和虎燕Ⅱ線高壓遷改臨時“變卦”。

五分部黨支部書記兼總工張琳介紹,該線路原設計計劃是上跨梨園特大橋,但因架設鐵塔過于太高,有安全隱患,臨時選擇采用1×630mm2電纜下穿梨園特大橋的方式進行遷改。但由于220千伏高壓電力線路等級過高,目前在國內很少采用電纜下穿路面的施工工藝。

為確保遷改安全無虞,該部立即主動聯系國家電網江西贛州供電公司,請專業施工隊伍制作高標準安全的電纜終端頭。為避免制作終端頭時被雨淋濕而影響性能,施工人員還特意專門搭建了帳篷;并在7月16日,進行了虎燕兩組12處電纜終端頭絕緣耐壓試驗測試,從而保證了該處遷改施工的順利完成。

據了解,國家電網江西贛州供電公司為保障贛州市區夏季正常用電,每年都要進行一次時長3個月的高壓線路封網;在這段時間內,供電公司不再進行高壓遷改停電審批。2016年計劃封網時間是7月24日,為了能給站前施工單位提供更多的施工作業面,昌贛五分部正在加緊與國網江西供電公司溝通高壓遷改事宜,為昌贛客站的順利建設努力爭取時間。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