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社會民俗

民警臥底當快遞 你好取下快遞

時間:2016-09-10 10:34:32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金三順點擊:

原標題:民警臥底當快遞偵破299元郵費騙術,挖出4省市17個窩點

詐騙團伙內的犯罪嫌疑人被關押。

  詐騙團伙內的犯罪嫌疑人被關押

  “公司現在回饋老客戶恭喜你中獎了,獎品將郵寄給你,只需支付299元郵費即可。”今年上半年,就有5萬多人相信這樣的“好事”并付郵費,結果是上當受騙。這個看似只騙299元郵費的“小騙術”,卻牽出個跨省特大虛假信息詐騙團伙——該團伙涉及各類犯罪嫌疑人241人,據不完全統計半年時間非法獲取資金近1500萬。

  據大河報9月10日報道,近日該團伙被河南省許昌鄢陵警方成功破獲,目前涉案的131人已被刑拘。記者調查了解到,該團伙依靠“購買個人信息、電話通知免費領獎、物流發貨、騙取郵費”這樣的騙術全國行騙,其中主要是針對有車一族進行詐騙的。

  案例:中獎得禮品?騙299元快遞費

  今年7月6日上午,家住河南許昌市鄢陵縣彭店鎮王鐵村村民葛先生突然接到了一個陌生的電話,對方自稱是某品牌汽車公司的銷售代表,稱葛先生名下的汽車在他們公司回饋客戶活動中中獎,獎品是加油卡、上網卡各1張,汽車節油器1個,總價值1萬元。隨后公司會將產品郵寄給葛先生,而他只需支付299元的郵費即可。

  7月10日上午,葛先生收到了快遞公司送來的郵件,并支付了299元快遞費,回到家中后他發現郵件內的加油卡是空的,上網卡和節油器也是假的。發現被騙后,葛先生隨后報警。

  葛先生告訴記者起初他懷疑對方是騙子,但對方先后3次撥打其電話,而且能夠準確說出他的名字、家庭住址、車輛品牌,就信以為真,“騙子咋會拿到我的個人信息?我懷疑是買交強險時被人泄露了。”

  講述:民警臥底物流公司挖線索

  接警后,鄢陵縣警方確定這是一起新型的電信詐騙案件,并組成專案組立案進行偵查。經過初步排查,自2016年1月以來,此類案件僅在鄢陵就發生了11起,而大多數受害人都沒有報案,“因為涉案數額小,僅299元,受害人被騙后往往自認倒霉”。

  許昌市縣兩級公安機關沒有因為案值小就放棄偵查。通過對案件資金流、信息流、快遞流的調查分析,警方順藤摸瓜找到疑似涉案“獎品”的發貨源頭——方中物流公司。為弄清該公司內部運行情況,民警高嚴(化名)應聘成為該公司的客服人員,“在網上看見他們公司的招聘信息,就去應聘了,在快遞公司‘潛伏’大約22天時間,主要是查看每天公司物流單據簽收、登記等情況”。

  高嚴告訴大河報記者,“臥底”中他發現方中物流的電子商務部門定時向上海連弟物流公司發出單據,上面詳細標明了已經被詐騙人的詳細信息,并要求該公司發貨并代收郵費。最終,警方確定方中物流公司就是詐騙物品的出貨地點。

  偵破:端掉4個省市的17個犯罪窩點

  找到詐騙物品的發貨源,只是摸到詐騙鏈的一端,另一端則是詐騙電話的直接藏身之處——話務點。

  高嚴“臥底”之中一直很納悶,方中物流公司并沒有實施詐騙的話務部門和相關人員,“說白了,就是直接打電話說花言巧語騙你的人員以及他們的窩點”。隨著“潛伏”時間推移,高嚴發現公司的財務經理經常在上班時間同時登錄5到6個QQ號碼,每天下午6點以后,這些號碼都會接收到大量發貨信息,事后證明這些接收的信息正是從話務點傳來的。接下來,警方通過對這些網絡信息進行技術處理,確定了部分詐騙話務窩點的位置。為將犯罪分子一網打盡,警方逐一對可疑的地點進行了偵查。

  時機成熟,開始收網。許昌市公安機關抽調450名民警組成24個抓捕行動組,8月25日上午11時20分24個抓捕小組統一行動,分赴上海、江西、安徽、湖南4個省市的17個犯罪窩點。最終,一舉摧毀了這個設在上海的詐騙犯罪集團總部和分設多地的犯罪話務窩點。主要犯罪嫌疑人胡某、郭某、袁某等落網。

  目前,公安機關已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31人,取保候審4人。

  揭秘:1毛錢買來車主信息實施詐騙

  一次騙郵費299元,但半年詐騙5萬多人,涉案資金近1500萬,這還是不完全統計。這個看似“小騙”的詐騙是怎樣運行的?大河報記者對話一話務窩點的“頭目”——周某。

  周某,江西新余人,今年只有23歲,已經是一話務窩點的負責人。周某3個多月前從網上找到這個“能發財”的工作,當時招聘他的公司告訴他是做銷售,主要是“推銷”車用產品。之后周某就開始招聘話務員,按要求進行培訓。“我們是‘推銷’車用產品,一條車主信息一毛錢買來的,信息包含姓名、電話、車牌。”周某坦言他的信息是通過網絡買來的,之后他將這些信息分給話務員,由話務員負責打電話。周某說,一天一個話務員打出去近200個電話,能讓人相信的有20多個。這樣算來,1毛錢買來一條車主信息,可能換來299元的郵費,周某說一單業務成功被物流公司扣除后他能拿到240元左右。

  根據周某和警方的介紹,大河報記者梳理出該詐騙的大致流程:網絡購買個人信息——話務員打電話“忽悠”——方中物流出貨——委托連弟物流公司發貨、收郵費——層層轉移資金。(來源:搜狐網)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