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其不僅記錄著歷史
也承載著人們對未來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如何保護和弘揚好非遺文化?
蘭州市不斷創新方式和載體
堅持活態傳承
讓“非遺”活力再現
2019年
蘭州市委宣傳部、蘭州市文明辦
結合“端午”、“七夕”、“中秋”、“重陽”
四大傳統節日前后舉辦了4期8場
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生動活潑的
“我們的節日·活態非遺”
蘭州非遺文化系列展示分享活動
活動緊扣文明創建主題
以非遺項目為抓手
開展文化傳承
讓受眾群體在學習體驗過程中
了解傳統文化知識
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從而延續歷史文脈
增強文化自信
提高文化自覺
主動融入到文明創建行動中來
為了讓“非遺”煥發生命活力
2019年6月5日
“我們的節日·中秋”蘭州市活態非遺系列
展示分享活動在蘭州職業技術學院盛大啟動
道德模范代表、蘭州好人代表等
參觀了洮硯、剪紙、刻葫蘆、年畫等
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工作室
觀看了掐絲琺瑯畫、唐卡、繡香包、儺面具等
非遺項目的現場示范展演和作品展
6月6日上午
端午第二場活動舉辦
來自蘭州市城關區清華小學的200多名小學生
身穿漢服,吟誦端午詩詞
并在非遺傳承人丁永蓮老師指導下
學習繡香包技藝
親手實踐的參與感和完成作品的成就感
讓孩子們實現了對非遺文化的形象認知
蘭州鼓子對話絲路民謠 傳統與現代碰撞
6月29日下午
“我們的節日·中秋”蘭州市活態非遺系列
展示分享活動第一期(第三場)
——蘭州鼓子對話絲路民謠
走進蘭州職業技術學院
蘭州鼓子藝人陳增三團隊
旅行者樂隊的吳俊德先生
和他的團隊同臺獻藝
奉獻了一場精美的非遺音樂藝術盛宴
蘭州鼓子
“蘭州鼓子”作為蘭州最具代表性的
民間音樂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歷史悠久,特色鮮明
陳增三團隊和旅行者樂隊
6月30日,移師百安概念影城
以輕松愉快的彈唱會加詩歌朗誦會形式
與到場觀眾面對面交流音樂與藝術
開展了第四場活動
“閑游孤峰,水秀山青,寂寞煙霞自歡欣……”
11月19日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陳增三
在金城關再次為觀眾自彈自唱一首
《俞伯牙撫琴》
三弦在他的手中發出古樸的韻味
這首詞也更加悠揚
9月10日
“我們的節日·中秋”蘭州市活態非遺系列
展示分享活動第六場——皮影與電影的相約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史呈林先生
與慶陽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許明堂先生
及其團隊演繹了精彩絕倫的
環縣道情皮影經典劇目
讓黃土塬上的“吼塌窯”再一次在都市唱響
10月11日
鼓舞盛世“我們的節日·重陽”
蘭州市非遺文化活態展示分享系列活動第七場
蘭州太平鼓對陣武山旋鼓
600余市民、學生觀看了
非遺紀錄片《蘭州太平鼓》和《武山旋鼓舞》
感受濃厚的特色鼓文化的同時
增強了每個人的文化自信
第八場活動于10月12日在百安概念影城舉辦
近百位市民群眾觀看了影片
并與非遺傳承人進行了交流互動
這一系列活動
以活潑生動、喜聞樂見的方式
讓觀眾在觀看、學習、體驗、參與中
形象直觀地了解了非遺知識
增強了文化自信
達到了預定的目標
在文明創建和非遺保護傳承工作中
具有一定的獨創性,效果良好
“非遺”源于生活、歸于生活
通過“活態非遺”的分享活動
市民群眾增加了與“非遺”的距離
感受到了“非遺”的無限魅力
最后,讓我們共同努力
讓“非遺”活在當下、活力再現
來源:蘭州發布、蘭州日報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