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網漳縣訊 眼下正值蘆筍采摘的豐收季節,在甘肅漳縣殪虎橋竹林溝村的蘆筍地里,一排排采摘的群眾,一片豐收的好景象;在村黨支部書記、致富帶頭人朱文洲的院子里,十幾個婦女有的忙著分揀,有的忙著整理,有的忙著裝箱,忙的不可開交。
“家里有老人小孩打工出不去,農閑時間沒有地方去打工。”“勞力少,出去打工地里農活沒人干。”“年齡大了,也沒啥技術,出去打工啥也干不了!”這是部分低收入群眾普遍反映的問題。為了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防止低收入家庭返貧。
殪虎橋鎮竹林溝村協商議事會在收集到該社情民意后,立即列為2023年“協商為民”五件實事之一,積極組織議事會成員走訪調研,邀請鄉賢能人組織協商,通過村級特色產業比較優勢,建立全村有意愿就地務工群眾臺賬、合作社和種養殖大戶務工需求臺賬,優先銜接安置脫貧人口和監測戶富裕勞動力就近務工增收,取得了初步成效,贏得了群眾普遍贊譽。在竹林溝村,每到深春初夏季節,有一大部分因家庭原因不能外出務工的群眾就會到合作社務工。合作社負責人朱文洲經過自己多年的摸索和研究,慢慢總結出了一套蘆筍種植的技術,從當初幾畝試驗田,發展到了現如今的300余畝栽植和育種基地。
“近年來,我們合作社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全力發展壯大特色產業,帶動群眾共同致富,讓脫貧群眾穩定增加收入。在蘆筍、高原夏菜、沙棘、淫羊藿采摘和種植季節,最多的時候我們合作社可以帶動附近閑散勞動力80余人就近務工,增加收入。”村黨支部書記朱文洲說。
近年來,殪虎橋鎮著力構建“黨支部+合作社+群眾”的產業發展格局,由政府引導,合作社主導,農民參與,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植業,延長產業鏈條,進一步拓寬產業發展之路,增加鄉村就業容量。
下一步,殪虎橋鎮將繼續以產業振興為抓手,按照“一村一品”因地制宜培育特色產業,優化產業結構,推廣運用竹林溝村協商典型經驗,通過引導更多的農村居民就地就近就業創業,創造出更多的就業崗位,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切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郭俊杰 王金銀)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