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網漳縣訊 甘肅漳縣武陽鎮城東社區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為抓手,依托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深耕“家門口”黨建品牌,把群眾所需和社區所能有效結合,聚焦社區居民所需所盼的“小事”,引導廣大黨員、社區工作者、網格員和志愿者主動到社區亮身份、做表率、辦實事,分類分層開展形式多樣的“微服務”活動,為轄區居民排憂解難,全面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微心愿”,聽民意解民憂
“城東社區有4200余戶居民,每天都接到許多群眾訴求。以前,居民表達訴求時,都需要去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現場問詢,很不方便。有時候還會因為來訪人數太多,工作人員難以第一時間答復和解決,造成居民對社區服務的不滿意”。想起過去,武陽鎮城東社區黨委書記李春芳感慨地說。
為徹底暢通居民訴求通道,讓群眾隨時隨地都能夠享受到優質的社區服務,城東社區廣泛開展“點亮微心愿”活動,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網格管理微信群、小區公示欄設立“心愿墻”,供居民寫下“微心愿”,再由社區黨委牽線搭橋轄區共駐共建單位、愛心企業、社會組織、志愿者團體等組織,幫助居民完成“微心愿”。同時,為更好地幫助居民完成“微心愿”,城東社正建立日收集、周匯總、月辦結的收集辦理機制,全力讓居民每一個“微心愿“,做,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點亮微心愿”,活動開展以來,累計收集居民“微心愿”130余個,幫助居民解決辦理民生實事70余件。
“小區‘心愿墻’真的太方便了,我把希望解決小區水管道和化糞池堵塞問題寫上去以后,不到1天就解決了”。談到“微心愿”活動為生活帶來的便利,社區居民包曉娜贊不絕口。
“微陣地”,傳黨音樹新風
“黨的二十大報告說了,堅持多勞多得,鼓勵勤勞致富,促進社會公平……”、“高價彩禮不可取,喜事新辦幸福長”丶:“不要相信不明來電和短信,不要透露自己的身份和銀行卡信息,更不要輕易匯款”。在城東區所轄的小區內,黨員志愿者宣講聲和居民的熱情掌聲。
為更好的向居民群眾宣傳黨的政策方針,引導居民群眾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幫助居民群眾了解生產生活中的一些風險隱患,城東社區黨委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密切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在文化廣場、小區議事亭等人員較為聚集的地方搭建11個宣講“微陣地”,組織黨員志愿者利用飯后、周末等閑暇時間為群眾開展繪聲繪色、活潑有趣的宣講活動。同時,為增強宣講的針對性和專業性,每一次宣講活動結束后,黨員志愿者們都會征求居民對下一次宣講議題的意愿,經社區黨委匯總分析后,根據黨員志愿者能力特長和宣講風格,擇優選派黨員志愿者宣講員,形成了居民群眾“點單”、社區“派單”、黨員志愿者“送單”的良好宣講格局。自“微陣地”搭建起來以后,先后開展70余場次宣講活動,90余名黨員志愿者擔任宣講員,1800余名居民群眾參加活動。
“微活動”,辦實事聚民心
“阿姨,來,您搖搖頭、眨眨眼、再張張嘴……,認證成功”。這是社區工作者在給一位獨居老人做養老保險生物識別認證,工作人員一邊操作手機APP,一邊耐心地用言語引導老人完成認證動作。
城東社區始終秉持著將社區建設成每一位居民“ 溫暖之家”理念,緊盯轄區內空巢獨居老人、留守兒童等重點群體,積極發揮社區“大黨委”統籌協調作用,組織轄區內共駐共建單位定期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建立愛心互助、健康義診、民事代辦等志愿服務崗位,構建黨員“1+1”結對幫扶制度體系,為空巢獨居老人、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提供生活照料、心理輔導、應急救助等暖心服務,做到服務群眾“零距離”。目前參加志愿活動黨員志愿者達375人次,受益群眾達1300多人,為居民辦好事實事180余件。
轄區內流動的鄉村人員也是社區重點關注的群體。為幫助他們更好融入城市生活,城東社區積極探索“節日+”活動模式,每逢佳節,社區工作人員都會組織本地居民和流動人員開展豐富多樣的共建活動,讓流動人員切實感受到包容、暖心的社區氛圍。先后組織開展“溫情三月·魅力巾幗”“情暖童心·相伴成長”“結對關愛‘粽’是情”“愛在七夕·更在朝夕”等活動24場次。“剛到城里的時候,感覺很不適應,跟大家也都沒什么話可以聊。參加了幾次社區舉辦的共建活動以后,我現在已經很好的融入到小區這個大家庭了”。帶孩子在城里讀書的流動人員陳小芳開心的說。(高星星)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