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隴西訊(通訊員 劉建強)今年以來,隴西縣公安局聚焦打通政務服務“最后一公里”,不斷強化責任擔當,深入探索服務窗口建設,對標“放管服”改革部署要求,進一步轉變服務理念、優化服務方式、提升服務質效,著力打造群眾滿意的窗口服務環境,以“小窗口”服務“大民生”,讓窗口服務有溫度。截至目前,全縣公安機關政務服務窗口共辦理業務7000筆,其中共辦理延時服務1636筆、自助服務1652筆、上門服務371筆、預約服務1549筆、網上服務1241筆、加急服務551筆,受益群眾達到10000人次。
關注“小細節”
傾聽民生響應需求,確保流程“零障礙”
一是服務隊伍放心。初步形成了由分管局領導組織推進、部門領導細化分工、窗口民輔警具體負責的窗口業務模式,定期召開專題研究會,深刻解讀上級最新政策安排,明確責任目標,嚴格把關推進各項服務政策落地落實落細,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窗口服務質效。二是服務措施省心。為確保辦事群眾進門有人問、辦事有人接、事后有人跟,對窗口警力進行科學調配,實行“AB崗”制度,窗口工作人員認真做好引導、解答、登記、辦理等工作,形成一套完整閉合的窗口業務辦理,切實做到了辦事群眾“零積壓”,窗口業務“零投訴”。年內,為老年人現場提供人工引導服務1856人次、代繳服務35人。三是服務細節貼心。充分結合窗口辦理實際,在顯眼位置設置便民警務服務專欄,公開戶籍民輔警姓名、手機號以及業務辦理流程、條件、時限、收費標準等辦事指南,讓辦事群眾一目了然,消除疑問。同時,免費提供飲水機、老花鏡、報刊、雨傘等便民設施和提供打印復印服務,讓群眾“少跑路”,著力營造干凈整潔、明亮溫馨的業務辦理環境。
回應“小關切”
綠色通道回應民意,確保服務“零距離”
一是打好“效率牌”,讓窗口“快”起來。全面推進窗口統一受理、集中辦理、一窗通辦的綜合服務窗口,整合公安內部系統和審批服務數據,對可以通過網上數據流轉審批完結的事項做到網上推送、后臺審批、在線反饋,簡化群眾窗口辦理流程,推動“一網通辦”“跨省通辦”等服務措施改革落地落實,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截至目前,全縣公安政務窗口辦理戶籍遷移跨省通辦1949人次,一網通辦1611人次。二是打好“體驗牌”,讓服務“暖”起來。開辦“流動戶籍室”,主動攜帶采集設備為孤寡老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提供“零距離”上門服務。針對上班族、在校學生等在工作日無法前來辦理證件的人員,調整窗口工作時間,早上提前上班,下午延時下班,不斷提升窗口事項辦理貼心化指數。截至目前,共到養老院、醫院、群眾家中上門辦理身份證98張。三是打好“形象牌”,讓群眾“贊”起來。以戶籍室為橋梁,前移服務窗口,為轄區群眾提供好業務辦理相關問題解答、便民事項代辦等服務。同時加強與群眾溝通聯系,通過警民微信群推廣等渠道加大窗口服務宣傳力度,向社會廣泛宣傳“一站式”窗口業務清單,提高公眾知曉度和可操作性,讓群眾少跑腿、少花時間,節省辦事成本。今年以來共解答群眾咨詢2451人次,推送相關宣傳信息503條。
傾聽“小民聲”
培訓監督改善服務,確保質量“零差錯”
一是強化崗位練兵,提升工作技能。通過老帶新、業務知識測試、集中培訓、例會學習等方式不斷強化窗口人才培養,針對最新業務政策、實施細則及各類平臺應用等強化組織學習,定期開展交流研討,確保窗口工作人員都能熟練掌握各項業務辦理流程規范,為群眾答疑解惑時實現政策咨詢一口清,業務辦理一門熟,進一步提升為民服務水平。今年以來,共開展各類培訓交流會議15次。二是健全內外監督,突出質態管理。健全內部監督機制,分管局領導、部門領導做好全過程審核監督和業務指導,通過縣局“數字督察中心”實現窗口辦理業務全程監督,對檢查出的問題及時糾正,在窗口民輔警的服務態度、服務行為、服務程序等方面筑起“高壓線”。同時,通過群眾意見箱、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等渠道主動接受群眾監督,聽取民聲民意,及時解決群眾反映問題,回應社會關切。三是加大監督考核,堅持獎懲并舉。進一步建立健全戶政窗口的考核辦法及獎懲制度,對窗口民輔警在日常工作中的服務態度、惠民效果和工作效率等進行量化考核,將考評結果與評優評先和個人績效掛鉤,讓民輔警在思想上重視、操作上熟練、服務上用心。同時,對窗口工作中涌現的先進典型事跡及時通報表彰,全方位展示窗口良好隊伍形象,進一步發揮正向激勵和示范引領作用。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