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啊,豆家莊村道路硬化、通社通戶,還修建了文化廣場,基礎設施建設穩步向前,村容村貌變得美麗整潔。2017年,豆家莊村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土蜂養殖,截至目前,發展土蜂400余箱,去年蜂蜜產量達4000斤,51戶貧困戶加入了合作社,總分紅65550元”,洛塘鎮豆家莊村駐村干部司蘇芳告訴記者。
洛塘鎮豆家莊村的欣欣向榮,是武都區貧困村實現產業提質增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武都區針對不同鄉鎮的區域特點,按特困片區做規劃,按貧困村列項目,分類施策,每個行政村都確立一個特色產業,認真對接“一戶一策”產業發展計劃,加快發展油橄欖、花椒、中藥材、食用菌、畜牧養殖等主導產業,并加大到戶產業培育力度,多渠道促進群眾增收。目前,全區319個貧困村均有主導產業,其中花椒139個、中藥材132個、馬鈴薯28個、茶葉20個。
脫貧,不僅要吃飽穿暖,更要謀求經濟社會發展綜合水平的提升。“馬營這幾年發展特色旅游,陳塄坎村是個典型。全村新修通打靶場以堤代路300米,涼亭3個,停車場1個,修建農家客棧1所。成立了“三變改革辦公室”和“旅游管理辦公室”,將鄉村旅游與農家樂融合發展,已帶動20戶98人貧困人口脫貧,戶均增收近1000元”。馬營鎮人大主席張輝說。
近年來,武都區依托境內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土民俗等豐富的自然資源,積極引導貧困群眾參與發展生態觀光、養生休閑、農耕體驗、文化傳承等新興業態,累計創建旅游示范村7個,其中,馬營鎮高山草甸旅游業“芝麻開花節節高”,成為鄉鎮自然風光生態旅游的示范園。去年全區共接待旅游人數336.8萬人次,綜合收入實現19.219億元。曾經荒蕪的鄉村百業振興,美麗鄉村建設,美麗的不僅是環境面貌,還有群眾日漸鼓起的“錢袋子”。
日前,記者從區扶貧辦了解到,全區緊盯“兩不愁三保障”脫貧目標,扎實開展“3+1”沖刺清零,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堅決攻克最后的貧困堡壘。截止2019年年底,貧困發生率由2013年底的33.93%下降到0.55%;退出貧困村310個,占貧困村總數319個的97.18%,僅剩余貧困村9個、貧困人口2419人,實現整區脫貧摘帽目標。通訊員 楊榛榛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