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委組織部安排部署,在市委組織部的精心指導下,徽縣圍繞新時代黨支部職責任務,通過“三標一體”推進黨支部建設標準化,用管理實現更好地服務,用服務體現管理的效果,用考評檢驗管理和服務的成效。
突出“管理標準化”,強化支部自身建設
堅持“管理標準化”,切實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嚴格對照《黨支部建設標準化手冊》211項具體規范,分領域制定實施方案,細化工作責任、教育培訓、制度執行、基礎保障、督查整改“五到支部”推進措施,將管理標準落細落實,提升黨支部組織力。實行“三級五崗責任制”,縣級黨員領導干部、科級黨員領導干部聯系包抓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工作;分領域培訓黨組織書記和黨務干部2680人次,籌集資金100萬元為全縣500多個黨支部統一配發了培訓設施、學習資料;堅持用信息化支持標準化,依托甘肅黨建APP,在線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確保組織生活有效落實;投入資金800多萬元,下撥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專項經費320多萬元,升級改造村級黨群服務中心28個,為213個村更新辦公設施;堅持“每月一指導一抽查、每季一督查一通報”,督促黨組織針對問題定措施、抓整改,聚焦管理標準化推動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
突出“服務標準化”,拓展支部服務功能
堅持“服務標準化”,有效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在全縣各領域黨支部推行“三雙一評”機制,為黨員干部搭建干事平臺,厘清責任權力,有效解決了黨員干部崗位不明、職責不清、監督不力等問題;在農村黨支部,推行“一個辦法、三個流程、兩項機制”,制定《村干部管理辦法》,實行“績效月考評”制度,解決村干部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等問題;對服務群眾事項進行梳理歸納,實施了《村級落實強農惠農政策操作流程》、《村級集體事項決策流程》、《村民個人申辦事項流程》,規范了村級辦事程序;建立支部領導產業發展和村民自我約束管理“兩項機制”,推行“黨支部+”模式,建立“三合三分”合作社運營機制,發展富民強村產業;黨支部領導以社為單位開展村民自治,制定《村規》《民約》,表彰先進典型,曝光反面事例,有效遏制了人情風、攀比風等不良風氣。城市社區成立大黨委,實行“雙報到雙服務”制度,開展“一居一品”特色服務。黨支部+合作社+基層治理新模式在新華通訊社《國內動態清樣》刊登,“三合三分”模式在全省貧困地區黨建引領合作社發展現場會上做了經驗交流。
突出“考評標準化”,樹立從嚴落實導向
制定《徽縣黨支部建設標準化考評細則》,管理標準化、服務標準化分別占考核權重的60%和40%,按照黨支部自驗、黨(工)委驗收、縣委組織部評估的“三級考評”程序,采取農村“六個公示”,城市社區“雙向考評”,非公企業黨建+績效的考評辦法,對29個黨(工)委556個黨支部標準化工作進行評估驗收和等次評定,把考評結果作為評先選優、確定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的主要依據,對排位靠后的10個黨組織負責人進行約談,倒逼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工作落實落細,形成了學先進、找差距、促提升的新格局。打造了稻坪村、高墻村、金徽社區等20個農村社區樣板黨支部,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兩新”組織12個樣板黨支部。
“三標一體”推進黨支部建設標準化,管理是基礎、服務是目標、考評是手段,相互關聯,有機統一,整體推進,既有效對接了上級精神,又推動了工作落實。近兩年,全縣建成黨支部領導的集體+個體的混合所有制合作社196家,注冊“青泥黑豬”等6個特色品牌,稻坪村為群眾集體分紅130多萬元,全縣合作社為貧困群眾分紅8655萬元,村級集體積累達到1億多元。213個村開展了“大走訪”活動,對征求到的32000多條意見建議進行梳理歸納,解決突出問題4016條,為群眾辦實事896件。在非公企業黨支部的引領下,金徽礦業院士專家工作站被省科協評定為“全省先進院士專家工作站”,2名企業人才榮獲 “2019年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2019年度綠色礦山突出貢獻獎”2個國家級獎項。在疫情防控實踐中,黨支部的組織力凝聚力充分彰顯,群眾全力支持支部工作,積極主動參與疫情防控,13名先進分子一線入黨,12000多名黨員自愿捐款,農村黨員捐款覆蓋率達到100%,農村群眾主動給檢測點捐款捐物160多萬元,社會各界捐款總計600多萬元,干群關系更加和諧。通訊員 王鵬博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