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富強,中共黨員,泥陽鎮第十九屆人大代表,作為徽縣裕興苗木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富強始終堅持創新發展,帶領41名社員,利用5年時間種植紅豆杉、銀杏、白皮松、華山松、油松,香花槐、大葉女貞等二十多個品種的苗木154畝,建設盆景展示園一處,培育有黑松、真柏、石榴、羅漢松、迎春、金彈子、黃楊、紅豆杉等各類盆景和上水石3000余盆,實現年創經濟效益200余萬元。在發展壯大合作社規模的同時,他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和人大代表帶貧示范作用,主動參與精準扶貧,帶動貧困戶48戶發展苗木實現勞務收入增收,有力助推了脫貧攻堅。
堅持不斷學習 提高科學經營理念
在張富強的帶領下,合作社健全完善了各類規章制度,強化會員科學種植、科學管理意識,把制度與管理相結合,將科技同經營相配套,不斷夯實基礎,拓寬經營思路。同時合作社廣赴各地進行展銷交流,在拓寬銷售市場的同時,交流學習新技術和新模式。
堅持基礎建設 提升合作社建設水平
合作社投資180多萬元,按照田園綜合體的建設標準,建成了一處占地10000平方米苗木盆景精品展示園;同時,在基地全域鋪設了噴灌管網,實現了肥水管理自動化,為合作社長遠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堅持開展網絡宣傳銷售 不斷拓寬銷售渠道
在做好線下銷售的同時,張富強不斷創新,通過利用微信、微博大力開展宣傳,建設了淘寶網店和微商實體店鋪進行線上銷售,年銷售額達到了60萬元以上。
堅持技術與模式創新 不斷提升合作社市場競爭力
張富強認為合作社只有堅持不斷創新,才能贏得市場。合作社成立初期,只從事單一的苗木繁育,由于市場把控難,苗木銷售渠道窄,合作社收益小,發展緩慢,面臨付不起群眾土地款的困境,張富強迎難而上,赴南方學習先進技術和理念,回來后將自己的紅豆杉制作成盆景,制作的盆景很暢銷,為合作社發展開辟了新路子。從此,合作社更加堅定了創新思維,從盆景制作到園林景觀打造,堅持不斷創新給合作社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收益。
積極參與脫貧攻堅 充分發揮帶貧作用
2017年至 2019年,合作社大力實施“徽縣123帶動百千萬”扶貧產業工程,全面落實帶貧機制,以扶貧車間為抓手,以群眾增收為目標,采取“3+4”的模式,即通過“示范種植、技術培訓和代銷產品”三種方式,助推群眾實現“生產種植、流轉土地、勞務就業和配股分紅”等四個方面增收,2019年,合作社帶動群眾栽植苗木120畝,為群眾代銷苗木100萬株,培訓苗木栽植技術和盆景制作人才30余人,帶動群眾實現收入120余萬元,被評為全縣示范合作社。
提起今后的打算,作為合作社理事長的張富強信心百倍,他將進一步瞄準市場需求,按照黨和國家相關要求,以田園綜合體建設為總目標,做精做強苗木盆景產業,不斷提升合作社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力爭帶領合作社成為全省一流的優秀示范合作社。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和人大代表,張富強深感使命重大,用他的話說: 要想帶動農民致富就必須做給群眾看,帶著農民干,就要發揮帶貧作用,帶領大家一起致富。通訊員:王鵬博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