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南市徽縣泥陽鎮冉莊村位于徽成盆地最豐饒的地帶,背靠隴南機場,江武公路、十天高速連接線穿境而過,交通便利,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境內一馬平川,土地肥沃,自古就是徽縣境內少有的富庶之地。
然而就這樣一個本來應該富庶文明和諧的村子,在2019年卻因為原村黨支部書記患病長期請假不在崗,組織生活開展不經常,村黨組織帶領群眾致富能力不強等問題被確定為軟弱渙散村黨組織。
一石激起千層浪,軟弱渙散村黨組織的“名號”讓冉莊村上下頓時顏面無光。那時的冉莊村,急需洗盡“污點”,為自己“正名”。
破題 從建強村級班子開始
“村里路壞了,村‘兩委’無動于衷;群眾想要給村里安裝路燈,村里也只是有人說沒人管;矛盾糾紛每年層出不窮……”老黨員冉均杰,對以前村“兩委”的軟弱渙散深有體會。
2019年,在聯系單位縣委組織部和泥陽鎮黨委的指導下,冉莊村針對原黨支部書記長期病不到崗、工作推進緩慢,影響班子整體戰斗力、凝聚力等問題,經走訪黨員群眾,把政治素質高、思想觀念新、工作能力強、群眾評價好的優秀黨員柳宣宣選拔到了村黨支部書記崗位,重新組建村“兩委”。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班子”建好了,如何讓村級班子長期保持旺盛的戰斗力,怎么管好用好村干部成為冉莊村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要“重拾”村民的信任,必須改變黨員干部的形象。
冉莊村從村干部激勵考核機制入手,嚴格落實“一個辦法、三個流程、兩項機制”制度和“三雙一評”機制,讓村干部亮明身份,明確職責,將村干部報酬與績效考評相掛鉤,重點圍繞村級班子建設、出勤履職、鎮村中心及階段性重點工作和便民服務四個方面,細化考評措施,實行百分制量化考評,將考核結果按月公示,依據考評結果兌現報酬。
“任職以后,為扭轉班子軟、支部散的狀態,我們常態化開展“三會一課”,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細化班子成員工作分工,做到“群眾事情不過夜”,全面提升了村黨支部組織力。”冉莊村黨支部書記柳宣說。
通過學習,全體村干部明白了自己是黨的路線方針和決策部署的最終執行者,是深入推進基層治理的關鍵環節,直接關系到黨的執政之基和群眾的切身利益,這種特殊的重要作用任何人無法替代。應該起模范帶頭作用。與此同時,針對以前村務不公開等現象,村上建立完善村務公開制、財務公開制等10多項制度。
蛻變 在“大走訪”中“萌發”
“隴南機場飛機的聲音太大,經常吵得人休息不好!你們不是要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嗎?把這給解決了!”去年,冉莊村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開展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大走訪”活動,最初上門走訪時,有些村民提到的問題。
在村委會將問題匯總后,村“兩委”班子對這樣明顯帶有“刁難”性的問題時,并沒有把這樣的問題直接忽略。村支書柳宣委托鎮上包村干部文啟超上網查詢相關資料,并和隴南機場聯系。經過查詢后發現,目前沒有任何技術能夠消除飛機噪音,但是機場的飛機聲音分貝值是在國家相關規定的范圍內的。有了結果后,趕緊把相關資資料全部打印出來,走訪小組帶著資料上門給這些提出“飛機噪音”問題的村民逐戶解釋。
“我當時想著你們就是隨便問問,就給你們隨便說了這個問題,沒想到你們這么較真,還上門給我解釋,真是不好意!其實,飛機聲音并沒有太影響我們的生活,以前,飛機從頭頂飛過,大家都要看個稀奇,突然,天天聽飛機的聲音有些不習慣。”得到詳細地解釋后,村民冉永輝紅著臉,不好意思地說“以前,我們有什么事情找村上干部,經常找不到,村上那幾年就像沒個頂梁柱的家,全村人就像沒頭的蒼蠅,通過這件事我知道這一屆的村兩委班子是真的想干事、要干事,也能干成事!”
通過剛開始的“飛機噪音”問題,后來的走訪順暢了,大家都愿意想要自己的生活的村子變得更加美好,沒有人愿意自己的村子躺在“黃金地段”受窮。
“其他村上都發展訂單辣椒、生姜、苗木等產業,我們村上啥也沒有啊!我們村能不能也發展產業,大家一起掙錢!”
“我們村也可以說是徽縣的門戶了,村上就那幾盞路燈,一道晚上黑漆漆的,能不能在多裝幾盞路燈?”
“我們村在機場邊,又在高速路旁,村里的環境衛生很重要,能不能在村子路邊,多栽些花草,讓外地人看看我們漂亮的冉莊村!
.......
聚沙成塔、積水成淵。在村兩委扎實、務實的工作作風的影響下,全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的意愿悄然匯聚,匯聚出了一幅建設美麗、幸福新冉莊的宏偉藍圖。
“服務群眾就像是考試,群眾出題,干部解題。解決飛機噪音問題,其實就是讓群眾看到我們對事情的一個態度,我們的態度轉變了,群眾的態度也就變了!”柳宣介紹說。
據統計,冉莊村在“大走訪”中累計征求意見建議355條,經歸納、梳理、匯總共三個方面61條意見建議,對歸納梳理出來的問題,召開支委會議研究討論,制定了整改措施、明確了整改責任人和完成時限建立了整改臺賬,后提交黨員大會通過后,召開群眾大會進行了意見建議答復,對一般性意見建議當面能答復的立即答復,對于需要整改的意見建議,實行掛牌銷號公示,整改進度受接受群眾監督,尤其要接受所提出意見建議群眾的隨時監督詢問。
經過近一年時間整改,冉莊村對全村反映供水不正常的事情立即籌資2萬元進行了整改,對全村36座155間危房、圈舍和殘垣斷壁進行拆除,對27座113間房屋進行維修加固,對3戶困難群眾房屋進行了重建,對村內道路沿線編造了150余米小葉女楨籬笆墻,對十天高速連接線沿線72座房屋屋頂進行升級改造,提升了冉莊村整體環境面貌,對于群眾反映強烈的路燈、綠化、美化等建議,已經安裝太陽能路燈22盞,栽植各類1530株,打造小景觀4處。
冉莊村“兩委班子”用實際行動,給群眾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群眾參與村上事情的熱情空前高漲。
提升 在產業發展中“升華”
行走于冉莊村田間地頭,一馬平川的原野上各種作物生機盎然。
“我們泥陽鎮本來就是徽縣蔬菜種植大鎮,而我們冉莊村更是泥陽鎮蔬菜種植的佼佼者,但是傳統的種植觀念讓群眾只知道種植糧食作物和大蒜、土豆等作物,經濟價值不高,最主要的是收市場價格波動影響較大。”柳宣介紹說!巴恋貙τ诤芏嗳艘呀洓]有了吸引力,寧愿到隔壁的成縣城里打零工,饑一頓飽一頓,也不愿意守著自己家里的土地。”
為了改變這樣的現狀,冉莊村“兩委”班子認真分析原因,廣泛走訪群眾集思廣益,最終,確定了還是發展蔬菜種植的路線,但是不同的是走綠色有機食品的品牌化道路。
“這是我今年種的豇豆,才種到地里,就已經簽訂了銷售訂單,按照正常年份計算,每畝豇豆的收入都能達到6000元!闭诮o豇豆搭架子的村民冉寬習說。
在發展產業方面,冉莊村采用幫扶單位徽縣委組織部提出的“劣勢變優勢、優勢變產業、產業變產品、產品變商品、商品變經濟收入”的發展思路,確定村上的產業發展方向,創辦了黨支部領導的集體+個體混合所有制經濟模式的合作社,發揮集體的力量把村民組織起來抱團發展。并實行“三合三分”的運營管理機制,明確了黨支部、村委會、合作社的關系和職責,最終形成產業跟著市場走,產品跟著品牌走,貧困群眾跟著合作社走,合作社跟著黨支部走的良好格局,將農村黨建工作和發展脫貧產業深度融合,為加快脫貧步伐蹚出一條好路子。
目前,冉莊村共計發展訂單豇豆、架豆90畝,早熟馬鈴薯120畝,大蒜60畝,戶均達到3畝以上,可實現戶均增收10000元以上。
在發展蔬菜產業的基礎上,冉莊村以大走訪活動中群眾提出的創辦生態旅游觀光餐飲產業為思路,決定依托成州機場的交通優勢,引導群眾轉變傳統觀念,確立市場化發展意識,鼓勵群眾發展農家樂、采摘園、農家樂等第三產業。目前,農家樂正在緊張施工建設中。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鄉村治理中,如果村“兩委”軟弱渙散,沒有實際行動,就算給出再多的承諾,也得不到群眾的信服。冉莊村正是通過從黨建入手,切實推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真正發揮村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從軟弱渙散村“蛻變”為幸福村。通訊員 賈寒峰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